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陈建宁  袁建生  张辉 《青海环境》2009,19(4):195-196,202
对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量重复性、回收率、工作曲线和标准溶液配制四个方面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进行了评估,指出其对测量影响的大小.  相似文献   
72.
文章采用多源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ArcGIS、Erdas、Envi等遥感地信软件为信息提取平台,对青海省湟水流域的采砂场进行遥感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采砂场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城市周边,其中,在用采砂场分布较密集,如西宁、湟中、平安附近分布较集中,而停用采砂场分布相对比较均匀;②采砂场共305处,其中长期和临时采砂场占重要比例,达73%,经过平整或绿化的停用采砂场较少,而停用且无整改及整改中的采砂场数量仍较多,是已整改的2倍;③长期采砂场面积规模占所有类型总面积的比重最大,达三分之二,而经过平整或已绿化的规模仅0.75 km2。研究以期对环境监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后续的研究和砂场的高效精准管理提供技术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周志秀 《青海环境》2010,20(3):154-156
为了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习惯,文章结合中学化学教育的几个知识点、实验课堂、习题课,讲述了进行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4.
吴天荣 《青海环境》2008,18(4):145-14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为此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要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5.
李晓南 《青海环境》2014,(4):149-151
为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国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给予了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使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对青海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情况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燕华 《青海环境》2014,(4):161-163
文章首先提出"中国夏都、湟金谷地"的整体环境形象的目标,并以自然和人文为特色,从形象塑造的虚实两方面对战略构想进行深化,为西宁市城市形象发展提出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7.
沈秀丽 《青海环境》2014,24(3):111-115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快实现大美青海宏伟目标实现的步伐,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文章就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思考和论证。  相似文献   
78.
科学准确地获取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年际变化情况,对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年~2011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2011年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县域差异,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和天峻县4县各土地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量;②流域内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沙地面积占流域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57%,主要分布于青海湖湖东地区;③年际问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④研究流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呈现年际波动特征,但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79.
在分析坎布拉地区第三纪以来地球内外营力及青藏高原隆升事件与气候环境演化、黄河发育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物质基础为古近系(距今65.32百万年)砂岩、砂砾岩,形成的鼎盛时期为距今7000a左右。  相似文献   
80.
毛吉平 《青海环境》2007,17(3):145-147
通过全面分析电解铝生产废水来源、生产废水水质以及各类混凝剂的特性,优选三种混凝剂进行混凝试验,确定适用混凝剂的种类以及投加量,对电解铝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