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一种以专利技术污水净化器为核心用于洗车废水净化回用的小型一体化技术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备构造和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而且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运行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曝气条件下采用微电解-Fenton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在最佳微电解工艺即铁炭比为45 g∶45 g,pH=3,反应时间为60 min;在Fenton工艺pH值为3,H2O2投加量0.7 mL,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染料废水总脱色率达92%,其色度去除率高于单独微电解工艺时的63%和单独Fenton工艺时的67%。模拟染料废水经微电解及Fenton工艺处理后,废水pH值、Fe2+浓度和色度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3.
紫外光照射下铁锰物种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铁酸钠原液对酸性橙Ⅱ进行氧化脱色,并对比了高锰酸钾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254 nm紫外光照射提高了高铁酸钠原液与高锰酸钾的脱色效能,而且紫外光和高铁酸钠原液联合使用时,对染料的脱色速率是单独紫外光和单独高铁酸钠原液脱色速率的1.11倍,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通过对比紫外光照射下硝酸铁和硫酸锰的脱色能力,证明低价态的水合Fe(Ⅲ)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性,异丙醇淬灭试验证明产生了大量羟基自由基.另外,在所考察的pH范围内,无论紫外光照射与否,相对于硫酸锰和高锰酸钾,硝酸铁和高铁酸钠原液都保持了较高而稳定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44.
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赵荣钦  黄贤金  徐慧  高珊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847-1859
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化石燃料燃烧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不同区域城市系统碳循环的过程、途径、方向和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未来大气温室气体的情景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碳管理措施。论文在国内外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系统的特征、空间范围和碳过程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城市能源使用碳排放、城市植被和土壤碳研究、城市扩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城市代谢与碳过程、城市系统碳循环模拟等方面对目前城市系统碳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结合URCM研究计划,对城市碳管理的理论框架、科学问题和主要措施及目标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雷庆铎  申振  赵艳霞 《化工环保》2012,32(3):247-250
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处理有机硅生产废水,并对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膜脱盐率为96%左右,低压膜脱盐率为95%左右;膜系统COD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98.25%,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针对膜污染问题,采用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反渗透膜的污染状况,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6.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调理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考察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以及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调理作用,结果表明,它们都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脱水,通过比较污泥比阻的变化,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表明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污泥调理中不仅效果明显,污泥比阻最先达到低点3×1012m·kg-1,滤速较快,而且有助于减少金属污泥的生成,是较佳的调理剂.  相似文献   
47.
中部3省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识别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与模式,是推进可持续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与管理、助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从人口承载、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建设用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探究了2000~2014年期间我国中部3省多尺度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3省城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和综合功能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演化过程复杂;(2)不同尺度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差异明显。沿长江和城市群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强度高,但城市群地区空间异质性较强;(3)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以复合型演化模式为主,演化格局复杂。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功能演化模式类型最多,且局部地区呈衰退型演化格局;城市建设用地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功能和综合功能演化模式类型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连片分布,武汉城市建设用地综合功能加速改善型演化特征显著。如何深入探究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模式形成机理,并系统制定多级城市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中国梦"等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8.
以河南省新密市城市总体规划区为例,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河岸塌岸、地面不均匀沉陷。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建设用地分类,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进行了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出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规划建设用地类别的变化将可能5I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变化,地质灾害危险性与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并不总是“危险性大区——适宜性差”“危险性中等区——基本适宜”这样简单的对应关系,评估成果一般难以满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9.
西线调水一期工程滑坡崩塌体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在现有资料和工作深度的基础上,对工程区滑坡崩塌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整个工程区,库区内崩塌极为发育,滑坡较少;在不同的库区,岸坡的变形呈现出空间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度假休闲旅游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铜山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周边景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景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周边的观光资源依托性强,因此景区开展度假休闲旅游的优势显著。在此基础上,铜山风景区必须突出其沙滩度假游的主题,多元化组合旅游活动,整体性把握全区的景观设计,并将景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确定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设想,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