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循环和全球变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碳收支/碳平衡问题已经成为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又是全球碳循环和影响全球变暖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阐述了全球陆地碳库的大小及碳收支/碳平衡状态,探讨了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过程,分析了当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因素,并对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2.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研究了消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抗坏血酸对亚硝酸盐测定原方法,在样品提取时加入醋酸锌和活性炭,以消除抗坏血酸对测定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必  相似文献   
123.
吉林省松花江中下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施总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并以此研究吉林省松花江中下游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吉林市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方案 ;最后探讨了总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4.
单甲脒农药对鱼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鱼,鲤鱼在实验室驯化4-7d,其脑胆碱酯酶活力在显著水平为P≤0.05时,不同组的金鱼,鲤鱼无显著差异。离体实验条件下,单甲脒农药对金鱼,鲤鱼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5.9mg.l^-1和25.7mg.l^-1。DMA农药对鲤鱼的作用大于对金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用正、负高压静电场(HVEF),聚乙二醇(PEG),氯化钙(CaCl2)和二甲基亚矾(DMSO)等方法预处理大豆种子,比较种子抗低温吸胀冷害的能力结果表明:负高压静电场处理能促进膜相转变或损伤修复,并能在低温吸胀时减少无机离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外渗;还能提高种子内自由基清除酶系的活性,促进糖原和贮存蛋白的代谢及生长调节物质的水平比较几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主要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系和基础代谢酶的活性,而对吸胀时的膜损伤修复的促进效果较小;聚乙二醇和氯化钙则在促进种子吸胀时的睦相转变和膜损伤修复方面有显著作用所有的处理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羟自由基(HO)的产生,从而减轻膜脂质过氧化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6.
低温喹啉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获得一株降解效率高且生长速率快高效耐冷菌,命名为WS-5.该菌能以喹啉作为惟一的碳源、氮源及能源.结合菌体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S-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不同降解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S-5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投菌量为15%,pH值范围在8~10,摇床转速为100 r/min.最佳降解环境下对200 mg/L的喹啉在132 h降解率达到了85.3%.菌株WS-5对初始喹啉浓度为50、100、200和300 mg/L的初始喹啉浓度分别在36、72、192和262 h内完全降解.这将为今后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含喹啉废水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7.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所遭遇到的区域外部性问题,即无约束条件下的消极外部性(环境影响)和限制开发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生态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下,由于区域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会使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利益失衡,即产业限制导致的发展权力剥夺,人口迁移导致的公共服务流失和承担生态服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指出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移等具体的区域生态补偿途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8.
从经济发展背景与循环经济内涵入手,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多元资源型县域的现实选择。以辽宁省灯塔市为例,构建以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体系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框架,并指出建立工业生态链、引入静脉产业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9.
泥炭作为吸油材料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制一种理想的吸油剂,对泥炭、秸秆、锯末和改性泥炭用作吸油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未改性的风干泥炭吸油效果好于秸秆和锯末,而且是藓类泥炭吸油效果好于草本泥炭;对于同一类型的泥炭,中细纤维结构的吸油量高于中粗纤维结构的;与未改性的风干泥炭相比,不论采用物理方法还是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改性,改性后泥炭的吸油效果均好于改性前的.试验证明了泥炭可以作为一种吸油材料,尤其是改性后的泥炭更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环保型的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130.
以马来西亚雪兰俄州为例,利用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中加入了基于遥感的表征指标,并且通过逐次投影寻踪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加入遥感表征指标,并基于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