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致癌、致畸与致突变等特性的环境优先污染物。文中概括介绍了PAHs的来源、毒性及毒理,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AHs污染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治理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等。  相似文献   
32.
关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缺乏相应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而强行要求农村生活污水执行城镇排放标准,结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农村水环境状况和污染物处理技术水平现状,提出了按照污水最终去向(资源化利用和直接排放)分类、分级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办法.  相似文献   
33.
在制革废水ρ(COD)=3 000~3 200 mg/L,HRT=24 h时,采用六格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在1、3、5格室以5∶3∶2的比例进水,通过COD、挥发性脂肪酸(VFA)、辅酶F420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反应器各格室的微生物相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OD和VFA在3,5格室分别出现下降和升高,整体性能稳定,而格室内微生物种群大致相同但优势菌群有所差异,前端格室以产酸菌为主,后端格室以甲烷菌为主。  相似文献   
34.
采用固态离子烧结法制备出0.2μm、3μm和10μm3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用其处理制革工序废水,对比废水处理前后的硬度、硫化物含量、氨氮和COD的变化,计算去除率。结果表明,制革工序废水经板式陶瓷膜处理后,废水的硬度去除率在63%以上,硫化物、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达到83%以上,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亦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生命周期评价,对各处理工段的环境负荷进行识别。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影响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水平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一套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构成的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对部分指标的确定予以说明。最后对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6.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XAD-8大孔树脂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了组分分离,分析了各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紫外-可见光谱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污水中亲水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的DOC含量分别占总DOC含量的65%和24%.亲水性物质组分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分,但是单位质量的亲水性物质、疏水酸性物质和疏水碱性物质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相近.污水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主要遗传毒性物质为亲水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而疏水碱性物质和疏水中性物质则未检出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3种不同曝气模式的模拟氧化沟分别形成2、4、7个缺氧-好氧(A/O)分区,研究了3种工况下氧化沟的脱氮方式和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好氧缺氧区体积比例相同的条件下,A/O分区越多,则好氧区平均DO浓度越小,硝化菌活性越低,在2、7个4、A/O分区的3种工况下的硝化菌活性分别为4.80、和3.73mg·g·h4.65-1-1;A/O分区少,则每一分区的缺氧段和好氧段长,进水后反硝化菌利用的有机物就多,在好氧区中的有机物就少,用于硝化的DO量多,从而硝化和脱氮效果好.试验中3种工况的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14%、47.93%、57%,出水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7.01、22.17和27.92mg·L-1.在氧化沟工艺中,氮的去除途径主要是缺氧反硝化及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分区多,则主要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分区少,则以缺氧反硝化脱氮为主,这是由于碳源限制致使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效率比缺氧反硝化低.  相似文献   
38.
伴随着传统塑料制品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生物降解塑料应运而生,同时引发了新的可生物降解微塑料污染,但有关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毒性效应尚未完全明确。该研究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微塑料(PBAT-MPs)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不可降解聚丙烯微塑料(PP-MPs)为对照,通过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了微塑料填埋前后的形态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MPs在土壤中发生了降解,而PP-MPs表面形态几乎未发生变化;PP-MPs的添加会导致土壤中TN含量的下降,T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PBAT-MPs会增加土壤TN含量,TP含量先降低而后恢复;两种微塑料的添加整体会增加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影响团聚体粒径分布;MPs对上海青产生的影响会随着植物的自身调节作用减弱,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呈动态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BAT-MPs处理土壤总磷与植物发芽率、根系活力、根长和茎长呈现正相关,植物丙二醛含量与发芽率、根系活力和茎长呈现负相关。与不可降解微塑料...  相似文献   
39.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优化改进的水热晶化一步法合成沸石。借助FTIR、XRD和SEM对沸石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分析水中双组分污染物亚甲基蓝(MB)和Cr(Ⅲ)的共吸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合成沸石产物呈菱形或多面体形,在XRD图谱中可见NaP1型沸石特征峰。共吸附过程为准二级反应,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都能有效地描述反应过程,298 K条件下,沸石对MB和Cr(Ⅲ)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8186 mg/g和8.8889 mg/g。吸附过程自发、吸热,反应后体系自由度降低,推测吸附位点的直接竞争为MB和Cr(Ⅲ)去除的主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以分离制革污泥淋滤液中Fe3+和Cr3+为背景,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分别从氯化物和硫酸盐介质中萃取Fe3+的效率,并应用配位化学理论结合MINTEQ程序,推测了可能的萃合物结构,讨论了D2EHPA浓度、溶液pH、溶液中阴离子对萃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l-浓度介质中,萃合物结构为FeA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