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鞍山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因子SO2,NO2,PM10,CO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鞍山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2.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探讨了简捷、快速地估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系数的方法,并计算了鞍山市机动车尾气中CO的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63.
种植苜蓿对台安县沙化区土壤改良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安县西北部沙化土地上种植紫苜蓿,产生明显改良土壤的效果。通过对苜蓿地和对照区地表层土壤层取样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种植紫苜蓿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苜蓿地在未施用肥料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每年都施肥的对照区高,且差异显著。种植苜蓿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  相似文献   
64.
鞍山市水土流失现状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5遥感信息.调查分析了鞍山市土壤侵蚀程度、面积和分区。结果表明:鞍山市85%的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5.
根据应急监测的要求以及4200快速气体分析仪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仪器在应急监测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ADMS模型测算鞍山市空气中SO2环境容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ADMS城市大气扩散模型测算鞍山市空气中SO2环境容量.通过建立鞍山市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扩散模型、模拟不同污染物排放量的环境质量状况,确定鞍山市大气SO2环境容量.测算结果鞍山市大气SO2环境容量为58063t.  相似文献   
67.
鞍山市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鞍山市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应用ADMS-城市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源对市区二氧化硫浓度的贡献率,预测了鞍山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实际容量。提出系列空气治理措施,削减二氧化硫1.96万t,达到了2005年鞍山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在80%以上的“创模”要求。  相似文献   
68.
分别在冬季及夏季选取具有典型气候特性的两天,采集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况体积,计算TSP质量浓度,采用液相沉降法测定粒度分布,对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粒度分布相对百分比及粒度分布累计研究。分析总悬浮颗粒物(TSP)中含有的粒度分布情况及冬夏两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比例关系。更深一步了解TSP各级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别是PM10以下的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9.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东西部为山区,中部为辽河平原,雾是其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大雾天气对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持续性大雾天气[1]还造成空气中污染物严重超标,心血管、呼吸道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鞍山市1980—2009年30年期间共发生158次大雾天气,秋冬季节大雾发生的概率在62.7%,其中秋冬季交替的11月和12月大雾发生的  相似文献   
70.
赵岩 《干旱环境监测》2014,28(4):182-186
对测定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氲、硝酸盐氲的试料保存条件和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避光保存的条件下,试料可以保存7d,而各组份浓度值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氨氮的本底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86%,加标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88%,加标回收率为85.8%~101%;亚硝酸盐氮加标量为0.5μg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3.55%,加标量为4.0μg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93%;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总量的本底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7.02%,加标试料值相对标准偏差为4.56%,加标回收率为82.6%~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