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再生水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小麦、黄瓜、西红柿为供试材料,研究再生水水培对小麦、黄瓜和西红柿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及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西红柿种子无显著影响,而黄瓜种子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物种幼苗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再生水灌溉对小麦、黄瓜及西红柿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均无不利影响;作物各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可以替代自来水进行作物灌溉,但灌溉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再生水利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北京城市河湖营养状态与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2004年的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城市河湖(长河水系)总氮平均含量为1.667 mg/L,总磷平均含量为0.144 mg/L,浮游藻类平均细胞密度为41 150×104/L,其中蓝藻占90.0%.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为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型,河湖水体中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为浮游藻类响应型,连续两年发生以微囊藻(Microcystis)占优势的蓝藻水华.河湖水体5项指标(SD、TP、TN、CODMn、Chla)的TSIM值在57~87间,水体已达到富营养或重富营养程度.其主要原因是:1)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污染;2)北京市淡水资源紧缺,补给城市河湖水量少;3)在河湖水系治理中,底部硬化,两侧(或周围)衬砌,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自净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3.
北京减河-潮白河水系的浮游植物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减河-潮白河(顺义段)水系的10个监测断面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72种,其中蓝藻、绿藻、硅藻种数分别占20.8%、38.9%、27.8%。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45~2.42, 属中度污染。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991.17×104cells/L, 其中蓝藻、绿藻、硅藻分别占73.6%、8.1%、13.9%,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均为耐有机污染的富营养型水体指示种。该水系6项理化指标(SD、TN、TP、CODCr、BOD5、 Chla )的TSIM值为86.02~89.66,属于富营养型水体,主要污染物是TP、TN、CODCr。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TN、TP含量在该水系中的降低率分别为79.36%,74.29%。浮游植物密度与CODCr、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4.
繁殖期白头鹤觅食地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日节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4~6月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白头鹤在觅食地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繁殖期白头鹤在觅食地各种行为活动有一定的时间分配规律.在繁殖前期,雌、雄白头鹤全天(5:30~18:00)成对在觅食地活动,雄性个体以取食、警戒、游走、保养和求偶为主要行为,雌性个体以取食、警戒、游走和保养为主要行为;到繁殖后期,雌、雄白头鹤每天有两个时间段单独在觅食地活动(4:00~6:00和17:00~19:00),无论雌雄个体,均无求偶行为.②白头鹤雌、雄个体间保养行为差异极显著(P<0.001),警戒和求偶行为差异显著(P<0.05),取食、游走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③在麦田和池塘2种微地貌之间,白头鹤的取食、求偶行为具极显著差异(P<0.001),警戒行为具显著差异(P<0.05).④在繁殖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天气情况下白头鹤的各种行为均具有一定差异.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2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活性氮源随人为活动逐年递增,导致氮沉降相应增加,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人工模拟氮沉降氮输入量为0、1、4、8、32 g·(m~2·a)~(-1)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7 a增加了土壤中可利用氮含量,引起草原土壤酸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y unit)数量随氮输入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高氮处理[8 g·(m~2·a)~(-1)和32g·(m~2·a)~(-1)]显著高于低氮和对照处理;细菌α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氮输入水平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与土壤p H和氮的有效性显著相关.不同细菌相对丰度在纲的水平对氮输入的响应趋势不同.氮的长期大量输入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改变土壤性状而影响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6.
板栗内皮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板栗内皮为吸附剂,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量与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模型拟合、离子交换实验、电镜扫描(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板栗内皮是一种理想的镉吸附剂,适应pH值范围宽(3~6),达到...  相似文献   
27.
景观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实验。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和理化指标的分析,探讨浮游植物对生态修复的响应和修复效果。结果显示,生态修复实验实施后,TN、TP、COD和BOD5分别下降62.55%、66.42%、48.53%和40.95%,富营养程度明显降低;浮游植物密度和Chl-a含量分别下降86.1%和77.4%;Shan-non-Weaver物种多样性指数值从生态修复前低于2上升到2.74,且优势种群发生演替。相关分析表明:TP、PO4-P、pH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N、NH4-N、NO2-N、COD和DO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l-a含量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富营养景观水系的生态修复措施表现出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28.
北京红领巾湖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领巾湖位于北京朝阳门外,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在调节湖区小气候、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供居民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2008年3~10月的浮游藻类和理化指标监测结果显示,该湖为重富营养型水体,浮游藻类平均细胞密度为24.73×106个/L,叶绿素a平均质量浓度为84.67μg/L;优势种群是微囊藻(Microcystis...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荒漠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生态防线,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首都北京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2015年11月-2017年1月,采用入户访问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阿拉善盟开展社区发展基金项目的4个嘎查(村)的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分别在2005年、2008年、2015年对其中两个嘎查参与社区发展基金项目的15位农户的家庭收入和产业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将已有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和政府精准扶贫重点项目相结合,实现了政府资本、社会资本(SEE)、民间资本(村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提高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参加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后,社区村民的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大幅变化,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即提升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拓展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减轻了村民对区域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村民的减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该区域集政府资本、社会资本(SEE)、民间资本(村民)等多方资金为一体的社区发展基金项目,为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0.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造价较省,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受到冬季气候影响,无法正常运行,降低了它的使用效率.试验针对北方冬季低温环境下,人工湿地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对3种不同的保温措施进行历时两年的对比试验,通过对TP、TN、NH4+-N和COD等4种主要污染物和人工湿地出水水温的跟踪监测,检验了不同保温措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使用薄膜法保温措施的处理系统中,COD、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30%~45%、40%~60%和35%~60%,比温棚法和冰封法的出水中污染物去除率高10%~20%.TP在出水中含量波动较大,去除率为19%~70%,伴有磷释放现象,但是在薄膜保温下TP的去除效果也要好于温棚和冰封.经过SPSS16.0分析,薄膜保温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与冰封和温棚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对人工湿地曝气槽和出水口的污水水温进行监测发现,利用薄膜保温的人工湿地出水口水温高于冰封和温棚的水温,进一步证明薄膜保温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湿地内的温度,为人工湿地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而且薄膜保温措施的操作简便、造价低,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