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铁粉修复Cr(Ⅵ)不同程度污染底泥,通过测定底泥中4种土壤酶活性,分析纳米铁粉修复对Cr(Ⅵ)污染底泥土壤酶活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纳米铁粉修复对底泥Cr(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添加底泥干质量1%的纳米铁粉在16 d内对底泥30~100 mg·kg-1的Cr(Ⅵ)的去除率均高于99.7%.Cr(Ⅵ)污染显著降低了底泥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Cr(Ⅵ)污染有很好的线性响应,可用于0~100 mg·kg-1底泥Cr(Ⅵ)污染评价.经过16 d的纳米铁粉修复,Cr(Ⅵ)污染底泥的脲酶活性恢复至未污染对照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恢复效果不明显,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有待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82.
概述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的主要炉型,着重介绍LFX-20型逆燃式焚烧炉焚烧处置医疗废物的实际运行工况。在1燃室、2燃室平均温度分别为869.5℃和898.7℃条件下,对医疗废物焚烧烟气进行检测。各项常规指标均低于国标限值,二恶英检测中其质量浓度实测值为15ng/m3,相应毒性当量为0.46ngTEQ/m3,同时对医疗废物焚烧后产生烟气中二恶英和灰渣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焚烧后底渣体积约为焚烧前医疗废物体积的1/10,重量为原来的12%~18%,飞灰热灼减率为34.6%,并给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3.
非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融合选育角蛋白酶生产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两性霉素B抗性作为标记,通过单株灭活,进行栖土曲霉种内非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融合.在40%的PEG(Mr=6000)促融下,融合频率为1.62×10-5.连续传接10代后,获得稳定的融合子.对孢子体积、核DNA含量、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RAPD技术分析比较了亲本及融合子的基因组DNA指纹多态性,证明融合子为杂合二倍体,产角蛋白酶活力较亲本显著提高.图3表4参17  相似文献   
84.
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成为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种类与应用情况、环境来源和污染水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蓄积行为、环境降解行为和生物转化行为等3个方面,对人工合成麝香所具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激素毒性、遗传毒性效应、生理生态毒性、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合成麝香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最后,根据目前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有关重点研究内容的建议,为合理评价和降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文章根据POPs公约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管理和技术应用现状,结合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状况,从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推进采用BAT/BEP,推进中国该领域履约进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医疗废物领域履行POPs公约的管理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6.
根据ISO 11268-1:1993方法,完成了土壤中苯并[a]芘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人工污染模拟实验.并采用Clontech PCR-SelectTM cDNA Subtration Kit构建了污染组和对照组蚯蚓之间的抑制消减文库.经测序和比对分析,在苯并[a]芘诱导上调文库中发现5个线粒体DNA(mtDNA)编码的基因,且在上调文库中具有较高的频率.它们分别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Ⅲ,NADH氢脱氢酶亚基1,ATP合成酶亚基.研究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污染改变了蚯蚓线粒体基因组的表达水平,线粒体基因组表达异常是多环芳烃污染胁迫的重要分子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7.
重金属镉在黑土和棕壤中的解吸行为比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郭观林  周启星 《环境科学》2006,27(5):1013-1019
采用一次平衡法对Cd2+在黑土和棕壤2种土壤类型中的解吸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d2+在2种土壤中的解吸行为均有明显的滞后性.相对于棕壤,Cd2+在黑土中的解吸有更长的滞后阶段.Cd2+在2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当解吸平衡时间在30min左右时,吸附态Cd2+的解吸量能达到总解吸量的90%以上.Cd2+在2种土壤中的解吸效率都比较低,相对于总吸附量而言,Cd2+在黑土和棕壤的解吸百分比分别低于9.0%和15.1%.解吸速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解吸量和解吸时间增加而下降,土壤性质对解吸速率的下降并没有明显的影响.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Cd2+在这2种土壤中等温解吸的最佳方程,而Elovich方程是描述其在这2种土壤中解吸动力学变化的最佳方程.  相似文献   
88.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后对陆生高等植物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经过5a植物修复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柴油初始投加量分别为5 000,15 000,30 000 mg/kg),用重量法测定了土壤中残留矿物油含量,同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植物,以种子发芽及根伸长试验、早期幼苗生长试验、叶片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为指标对受试土壤进行生态毒理学综合评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的矿物油均  相似文献   
89.
《环境保护科学》2014,(4):86-90
环境权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权利,对其行使主体的差异影响着城市审美的最终走向。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和不同居住年限并非影响城市审美问题的关键因子;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职业的规律相似,在认为城市环境趋于合理的群体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和"私企业主"所占的比例最低(P<0.05);认为城市环境趋于恶化的人群中,高收入人群要显著高于低收入人群。城市审美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收入间的主体差异,建立公众环境权制度。  相似文献   
90.
以正十六烷、环十二烷和芘组成的混合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二维对称电场修复平台上,采用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BIO-EK)的方式,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及混合有机物降解的时空特征,探讨了二维电场中电场强度、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降解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IO-EK处理过程中,土壤pH和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均主要随处理时间而变化,未发生明显的空间上的变化;电场的施加可提高微生物数量,对污染物降解有积极影响,相对于单独的微生物(BIO)和单独的电动(EK)处理,BIO-EK对污染物处理效率最高;不同类型污染物去除率与电场强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