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3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1.
为研究苯水体泄漏后水气污染的浓度时空分布,利用挥发性污染物水气耦合扩散模型进行预测计算,预测结果与水槽实验相结合,准确地描述了苯在水气界面耦合扩散的浓度分布规律:沿水流方向(x轴)浓度随时间向前推移,距离投放点越远,浓度峰值越小,出现时刻越晚;沿水流深度方向(y轴)浓度分布关于投放点z=0.20 m纵断面对称,在水气界面和空间变化界面(水槽边缘)浓度出现极小值,随着挥发量的增加,浓度峰值出现的位置由水中推移至大气中;沿水流宽度方向(z轴)浓度由投放点向两侧推移。分析了亨利常数、水流速度及风速对苯耦合扩散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2.
以2个市政污水处理厂(分别简称LD和DT)的活性污泥和二级出水样品作为接种物,分别采用“密闭瓶法”和“呼吸计量法”实验,测试2,4-二氯苯酚和联苯的降解性.结果表明,在密闭瓶法实验中,2个二级出水样品都能使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达到超过60%的通过水平;LD和DT的二级出水样品分别使联苯表现为难降解性和可降解性.在呼吸计量法实验中,LD和DT的活性污泥分别使2,4-二氯苯酚表现为难降解性和易降解性,而均使联苯表现为可降解性.选用的接种物和测试方法的不同会导致受试物的降解性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化学品的降解性测试,不仅需要标准方法,还需要相关权威机构提供标准接种物.  相似文献   
913.
以成型TiO2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n-Ce/TiO2低温SCR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制备方法、煅烧条件、活性组分担载量、Mn含量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的升高会促使活性组分结晶度的提高,从而引起催化活性的降低,在500℃和600℃下所得Mn-Ce/TiO2催化剂活性组分为无定型态,表现出较高的脱硝活性。活性组分担载量的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Mn含量对Mn-Ce/TiO2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当Mn/(Mn+Ce)摩尔比为40%和85%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14.
负载铁分子筛催化H2O2对活性艳蓝的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X分子筛为载体制备负载铁催化剂,比较了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2种不同预处理液处理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利用制备的负载铁分子筛催化剂协同H2O2对活性艳蓝进行脱色研究,得出当pH=2.03,Ⅱ型催化剂投加量为4.0 g/L,过氧化氢投加量为1.1 g/L,反应时间为4 h时,脱色率最佳可达92%。  相似文献   
915.
铬暴露导致的秀丽线虫多重毒性的世代间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对铬(Cr)暴露导致的多重毒性及其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发育、生殖、运动行为、行为可塑性与寿命等方面的参数被用于多重毒性的分析.结果表明,Cr能够导致线虫出现多种表型和行为缺陷.低浓度(2.5μmol·L-1)Cr暴露即可导致发育、生殖与寿命上的严重缺陷,而高浓度(75和200μmol·L-1)Cr暴露还可以导致运动行为与行为可塑性上的严重缺陷.而且,大部分高浓度Cr暴露导致的缺陷可以从暴露当代传递到后代,使后代仍然呈现出严重的表型与行为缺陷.在这些后代中,各表型与行为缺陷只能得到有限的恢复,或没有明显的恢复.因此,就秀丽线虫而言,Cr暴露导致的各表型与行为缺陷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暴露当代传递到后代个体中.  相似文献   
916.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917.
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利用Fenton氧化破解污泥,并以SCOD、TOC、TSS和VSS的变化来表征剩余污泥破解程度.结果表明:pH 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9.0 g/L和0.8 g/L,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60℃为Fenton氧化破解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该条件下,TSS由8.14 g/L减少到5 g/L,TS...  相似文献   
918.
氧化、还原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草甘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还原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草甘膦的影响.以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表面官能团变化,以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以化学吸附分析仪测定后再通过测定样品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果表明:(1)氧化改性使活性炭比表面积增大;还原改性使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还原阶段使先前氧化阶段中产生的孔道以及原有孔道均发生塌陷,导致还原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2)在静态吸附的条件下,氧化改性和还原改性活性炭对草甘膦的吸附均为吸热反应.还原改性在活性炭表面产生的还原性官能团有利于活性炭对草甘膦的吸附,而氧化改性产生的氧化性官能团并不利于活性炭对草甘膦的吸附.(3)热力学参数的计算进一步表明,改性活性炭对草甘膦的吸附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19.
研究了负载于玻璃上的固定化催化剂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二溴联苯(4,4’-DBB)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和4,4’-DBB初始浓度等对TiO2膜光催化降解4,4’-DBB的影响,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DBB的效果良好,紫外光照射8h,初始浓度为4mg/L的4,4’-DBB的降解率高达94%,降解速率随着4,4’-DBB初始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溶液pH:1时,4,4’-DBB的降解效率最高。超声的加入使降解反应的速率加快。经拟合发现4,4’-DBB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规律,并推导出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20.
势能增氧生物控藻利用生物控藻技术,结合生态学、水力学和污水生物处理原理,由势能增氧生态床和循环系统组成.势能增氧生态床内投加填料,自行挂膜.通过虹吸,利用水流势能进行大气复氧,逐层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创造好氧环境,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给藻类的上一营养级轮虫创造优势好氧环境,使其大量繁殖,吃掉藻类,恢复生态系统食物链,恢复局部生态平衡.实际测试结果表明,COD最大去除率达到72.4%,对氨氮、磷也有一定的去除率;除藻效果良好.湖水循环区域藻类最大去除率超过93%;经济高效.直接运行费用低,仅为0.15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