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9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247篇
基础理论   316篇
污染及防治   42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用中华圆田螺作为底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的指示生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物暴露试验是评价度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的唯一途径。试验生物的选择是生物暴露试验成败的关键。采用微生态系统,对食底泥的底栖动物中华圆田螺进行长期暴露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是一种理想的底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指示生物。根据成年中华圆田螺体内积累重金属的生物浓度,可以判断底泥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大小。  相似文献   
52.
环境酸化及其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惠 《环境保护》1996,(10):31-33
环境酸化包括大气,土壤,水体的酸化,是人类的活动产物。本文综述了环境酸化的过程与效应,环境酸化研究成果。概括作者对该领域的理解,提出环境酸化方面上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3.
多氯酚QSAR数值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新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多氯酚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毒性预报,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前的相关系数约为0.92,后的相关系数约为0.99.后的百分误差地明显小于前,后的预报能力略好于前,中还讨论了后优于前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乐安江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样品的表面电位滴定实验及样品对重金属Cu、Cd的吸附实验。应用图法及FITEQL优化程序确定了表面络合模式中的相应参数,并对模式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研究了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的拟合应用飞速,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但哪种模式从化学  相似文献   
5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生活垃圾的组成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6.
Al(Ⅲ)溶液的水解─沉淀特性研究─—磷酸根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连续碱滴定方法和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Al(Ⅲ)-磷酸根溶液体系中Al(Ⅲ)的水解-沉淀特性,结果表明,当P/Al>0.05时,磷酸根对Al(Ⅲ)的水解-成核-沉淀过程有显的促进作用,描述了磷酸根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57.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 )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环境中能够检出的有毒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基于制定环境标准来控制有毒污染物的传统方法正在受到挑战,而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加强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认识区域具有潜在风险的有毒污染物环境暴露与环境效应的关系,探讨风险评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已显得尤为紧迫.综述和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深入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颤藻去除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市铁岗水库水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单纯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相比,研究了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铁岗水中颤藻(Oscillatoria)的去除效能,藻类去除率高达97.85%。证明在处理较难去除的颤藻时,高铁酸盐与PAC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藻类的去除效能,初步研究了预氧化方法对水中颤藻去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60.
饮用水中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饮用水中含有痕量有机有毒污染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在水质标准管理范围.应用安捷伦公司解卷积报告软件(DRS)提供的保留时间锁定(RTL)、谱图解卷积(Deconvolution)技术和有毒化合物数据库(HCD),建立了1种可以应用于饮用水中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市自来水厂进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定性筛查到113种有毒有机污染物,并对其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挥发性有机物和酚类物质等62种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定量分析数据的污染物中,列入标准的有机有毒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际主要水质标准限值;对未列入水质标准或没有浓度限值的有机有毒污染物,初步进行了健康风险分析和水厂工艺的去除效果评价,发现它们的健康风险基本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此外,还定性筛查到当前国际水质标准中没有列入的51种有毒有机物,包括敌敌畏、五氯硝基苯、仲丁威、残杀威、邻苯基苯酚、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苯胺和腐霉利等,并分析了这些污染物的风险特征,是否存在健康风险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