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室内空气污染”被认为是继“煤烟性污染”、“光化学污染”后的第三大类污染。依据《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文对标准中规定的4类化学物质共19项监测指标,就其种类、来源、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监测进行了说明,并对预防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
对地表水样品中10种卤代烃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找出空白偏高的原因。方法优化后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1%~6.9%,检出限为0.000 3μg/L~2.0μg/L,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3.
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参照美国环保署EPA-TO11标准方法,于2014年7—10月监测了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主要监测到的醛酮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丙酮、丙醛、甲基丙烯醛,夏季质量浓度最高的是甲醛(13.86 mg/m3),其次是乙醛(7.28 mg/m3)、丙酮(7.14 mg/m3),秋季质量浓度最高的是甲醛(10.31 mg/m3),其次是丙酮(8.37 mg/m3)、乙醛(5.78 mg/m3)。夏季醛酮类化合物的总量高于秋季,甲醛、乙醛、丙酮的质量浓度最大值基本出现在13:00—15:00。C1/C2(甲醛/乙醛)、C2/C3(乙醛/丙醛)的平均值分别为2.02、10.19。分析了醛酮类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可能的来源。丙醛和甲醛、乙醛的相关性较好,三者有共同的人为来源。夏季大气中除丙酮外,其他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关性均较好。夏季甲基丙烯醛和甲醛、乙醛、丙酮有相同的自然来源。综合分析可知,长沙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4.
用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分别检测地表水和污水同组样品。应用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的统计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手段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测定结果具有强相关性,但统计学意义上有差异。在置信度95%时此差异能被接受。酶底物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可用以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5.
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部分城市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增加趋势.而大气中的VOCs是产生臭氧最重要的前体物,同时也能对PM2.5产生影响,成为监测和控制的重点,被纳入总量控制体系.上海、广州、西安等地方已采用非甲烷总烃作为VOCs的评价指标.结合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非甲烷总烃的样品采集、进样方式、样品色谱柱,结果表明:与注射器采样相比,气袋气密性和化学惰性好,保存样品时间长;采用一次进样,双色谱柱GDX502/104、玻璃微球同时分离样品,双FID同时检测,节约时间,避免误差,更加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6.
长沙市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和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对长沙市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长沙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尘类污染.并对上述两项污染物的控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7.
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课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监测,对精准科学制定协同控制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监测网络、质量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监测工作的现状;针对协同监测在满足管理需求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提出了拓展网络功能、完善技术体系、深化数据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反应时间,进水pH,反应温度以及氧分压对湿式氧化法预处理甲基氯化物生产废水的影响。在不调节废水的pH,反应温度180℃,氧分压1.5MPa,反应时间60min的最佳操作条件下,COD,有机磷,有机硫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5%,65%,88%,出水的BOD5/COD由0.107提高至0.36。预处理后废水的厌氧可生化性得到很大的改善,COD的去除率提高20%-30%左右,产甲烷量增加1.6-2.1倍。  相似文献   
29.
为调查长沙市大气中TVOC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其污染控制措施,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在不同的功能区划和行政区划内合理布设12个监测点位,分季节采集样品,使用热脱附-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和遥感解译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大气中苯与甲苯( B/T)特征比值为0.58,汽车尾气是长沙市苯系物和TVOC的主要来源;长沙市不同的工业区TVOC浓度有显著差异,工业区合理布局,增加绿化面积,可以有效的降低TVOC浓度。  相似文献   
30.
简要分析公路沥青路面在建设期、使用期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阐述其危害及处理的紧急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