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环保职业院校努力不够、企业热情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有环保工作自身的特殊性,环保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疏离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下沉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环保行指委平台作用是解决问题、破解难点的关键,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是重中之重。"政、校、企"三方合作并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我国环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良策。  相似文献   
2.
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依据该法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对建立环境行政赔偿制度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发展的回顾,分析加强监测网络管理的战略意义和存在问题,提出为实现“九五”环保目标完善监测网络、畅通监测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 美国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在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中,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美国的污染控制政策也不断随之变化,并得到不断完善。纵观美国的污染控制历史,其污染控制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 1.1 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到重视污染  相似文献   
5.
试论乡镇企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刘以技术经济理论和生态理论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生态理论分析乡镇企业发展的环境技术经济问题;二是在上述分析的的基础上,提出乡镇的生态可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6.
朱庚申 《重庆环境科学》1993,15(6):40-43,47
在落实环境总量控制系统优化方案问题上各局中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众多矛盾和冲突。本文运用决策分析理论,以水环境总量控制为例建立了协调对策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对系统整体和各局中人都易于接受的协商谈判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臭氧衰竭比原先预料的更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大气清洁法案”要求2000年要完全清除致臭氧衰竭物质——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使用。目前,世界各地积极开发CFCs的替代物,以加速转换。虽然已开发的氧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等替代物与CFCs相比还有一定缺点,但最终一定会实现替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监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定性、定量的各种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中的规律,并以监测质量效率为中心,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管理的学科。一、环境监测管理的形成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它是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测取、解释、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其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环境监测管理,则是随环境监测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除研究环境监测各过程的目标、方法、原理、原则及程序外,环境监测管理还要对系统进行规划、运筹、组织、监督和协调,使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升华,引发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就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既会造成贫困又可解脱贫困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讲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全面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并 提出缓解矿产资源危机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