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应用国家《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位 的凡口铅锌尾矿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群集过程的特征,并结合水质的理化参数对该处理系统的效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处理系统中,以动物性鞭毛虫和腐生性纤毛虫为原生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采样点距排污口的距离延长,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数和密度明显增加;群落多样性也随之上升,通过对原生动物群东  相似文献   
92.
不同质地土壤对填埋场渗滤液的吸收净化效能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用沙土、粘土和壤土为材料 ,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填埋场渗滤液的吸收净化效能 .结果表明 ,不同质地土壤净化效能差异较大 ,壤土和粘土各处理第 1周内对 COD的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对 NH3- N的去除率为 87%~97%之间 ,而沙土各处理对COD的去除率在 84%~89%之间 ,对 NH3- N去除率在 45%~78%之间 .各处理对 COD和 NH3- N的去除率逐步下降 ,4周后有的呈波动反弹 .粘土对 P的去除效果最好 ,几乎全部吸收 .对金属的去除效果也以粘土和壤土较好 .不同质地土壤净化效能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栽植狗牙根能促进土壤对 COD、P、NH3- N以及金属等吸收与净化 ,对毒性的去除能力也增强 ,体现了植物对土壤净化系统的增效作用 .  相似文献   
93.
为了评价电子废物酸解、焚烧活动对当地小流域水体的金属污染,采集了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地区泉水、水塘、水库、农灌渠、水田和水井中的水样,分析了各水样中的10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从电子废物酸解、焚烧核心区域的坡谷中采集的泉水受到了较严重的Pb污染,水中Pb浓度达到0.070mg·L-1,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III类水质标准.在酸解作坊边缘一个水塘的水样中检出了浓度分别高达64.82、56.37、2.164、0.200和6.649mg·L-1的Cu、Zn、Cr、Pb和Cd,均大大超过了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d超标1329.8倍,pH值只有2.05,电导率高达6890μS·cm-1,说明该水塘中的水基本是电子废物酸解活动排放的废水,并且已经通过下渗、地表径流等过程污染了小流域中的其他水体.虽然在农灌渠、水田、水井的水样中未检出超标的重金属浓度,但各种迹象说明,这些水体也已经受到了电子废物回收活动的影响,其中井水中电导率接近400μS·cm-1,远高于其他自然水体.来源于电子废物不当处置的重金属在这些水体中的累积值得关注,今后有必要开展更为持久、全面、系统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电子废物不当处置活动对小流域内水体沉积物金属污染的影响,采集了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和石角镇的电子废物焚烧和酸解活动核心区内水塘和水库的0~40cm沉积物以及附近河流大燕河表层(0~5cm)沉积物样本,分析了样本中的金属(水塘、水库:Zn、Cu、Pb、Cd、Cr;大燕河:Zn、Cu、Pb、Cd、Cr、Ni、Mg、Mn)含量.作为对照,对珠江口伶仃洋沉积物中的5种重金属(Zn、Cu、Pb、Cd、Cr)含量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核心区内,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在接近酸解作坊的水塘沉积物中呈Cu(766.16mg·kg-1)>Zn(181.12mg·kg-1)>Pb(129.56mg·kg-1)>Cr(1.89mg·kg-1)≈Cd(1.12mg·kg-1),在其下游的水库沉积物中呈现相同的规律,但水塘沉积物的Cu、Zn、Pb含量均高于水库.水塘、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于伶仃洋沉积物,与伶仃洋沉积物相比,核心区水体沉积物Cu含量特别高,是伶仃洋沉积物的7~17倍,Pb和Cd则分别是伶仃洋的2.3~3.0倍和1.9~2.4倍,Zn、Cr含量与伶仃洋沉积物相近.2)Zn含量在核心区水体沉积物中均呈现出在20.0~30.0cm深度最高的趋势,Cu、Pb含量在水库沉积物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说明该深度的沉积物可能是电子废物回收处置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政府取缔工作的加强,电子废物非法处置活动的减少,Zn、Cu、Pb含量有明显的下降.3)大燕河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Zn、Cu、Pb、Cr、Cd、Ni)的总含量表现为中游下段(1261.3mg·kg-1)>中游中段(1049.2mg·kg-1)>中游上段(401.8mg·kg-1)>上游(364.6mg·kg-1)>下游(215.4mg·kg-1).Cu、Zn、Pb和Cr含量均在中游下段的沉积物中出现最大值,次大值出现在中游中段,Ni、Cd在中游中段出现最大值,次大值出现在中游下段.中游中、下段沉积物中金属含量最大值和其上游(或中游上段)河段含量最低值的比值呈现Cu(10.1)>Cr(7.8)>Zn(3.8)>Cd(2.0)>Pb(1.9)>Ni(1.8),显示这些重金属主要从中游中、下段进入大燕河沉积物,其中Cu污染最为严重,而Cr污染可能与水土流失或当地其他活动释放的Cr有关.4)比较流域内土壤和各种沉积物以及伶仃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构成比例发现,核心区土壤和沉积物以及大燕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具有明显的同源性.随着离源区距离的增加,重金属的构成比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Cu的比例下降以及Zn的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95.
为了评价香港维多利亚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两种底栖贝类和一种底栖甲壳类的生物毒性累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底牺贝类结蚶(Tegillarcanodifera)和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暴露在试验淤泥中240h和480h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累积率增大.暴露240h后,结蚶对Cu、Cd、Hg、油类和Zn的累积率分别为9%、20%、97%、188%和265%,其中对Zn、Hg和油类累积效应明显.缢蛏则主要累积Hg和油类,对Cu和Pb的累积作用相对较弱,而对Zn无明显累积作用.暴露240h后,缢蛏对Pb、Cu、Hg和油类的累积率分别为0%、10%、60%和76%;暴露480h后,继蛏对Hg和油类的累积率分别增大到155%和171%,同时对Pb累积率也达到53%,而对Cu的累积效应增大不明显,累积率仅为15%.试验底栖甲壳类远海梭子蟹(Portunuspelagicus)则主要富集淤泥中的Zn、Pb和油类,其累积率分别为40%、100%和205%,对Cu、Cd和Hg累积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水翁在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在人工湿地的水翁具有发达的侧根系,能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19.2±2.1)μmol/(m2·s))、蒸腾速率((23.5±2.3)mmol/(m2·s))、气孔传导率((657.5±53)mmol/(m2·s))、根系活力((20.9±3.2)μg/(g·min))和生长速率((9.9±0.5)mg/(g·d)).水翁人工湿地对TN,TP,C0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55.6%,44.2%,75.7%和73.2%.其中水翁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人工湿地对N,P去除量的16.4%和12.6%.水翁为常绿乔木,可考虑与灌木和草本植物结合起来,建立乔、灌、草自然湿地系统,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5种豆科植物对铜尾矿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铜陵市铜尾矿废弃地的复垦,选用了5种豆科植物在5种不同的改良方式上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供试物种为:大豆(Glycine max)、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赤小豆(P.calcaratus)、绿豆(P.radiatus)、山绿豆(P.mininus).研究结果发现,抑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尾矿基质极端贫瘠,重金属铜含量过高的缘故;5种豆科植物在5种改良方式上均可以萌发,但在基质上尾矿所占的比例越高,种子的萌发越晚;间苗后,供试物种大豆、赤豆和赤小豆植株全部成活,另外2种因不适应尾矿,有死亡现象.在同一改良方式中,第50天时,大豆及赤小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其它3种高;第70天时,大豆及赤小豆的株高及生物量也高出另外3种供试物种.综合生长期内各方面生物学指标,5种豆科植物中,大豆和赤小豆比其它3种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性,TA75的改良方式比较合理,可用于尾矿的复垦.  相似文献   
98.
高抗铜青霉菌的筛选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一种铜矿尾矿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抗重金属盐的青霉菌株,其对Cu2 、Zn2 、Pb2 、Ni2 、Cr2 、Cd2 的抗性水平分别为150、150、35、15、5、5 mmol/L.在40 mmol/L Cu2 的胁迫下,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0.该菌以淀粉为碳源、以蛋白胨或硫酸铵为氮源时生长速度最快,草酸和柠檬酸也可有效促进菌体的生长.原子吸收结果表明,在pH 5.0、cu2 10 mg/L的铜溶液中,菌株45 min内可吸附98%Cu2 ;pH 6.0、金属离子浓度为100 mg/L时,菌体对Cu2 、Zn2 、Pb2 、Ni2 、Cr6 、Cd2 的吸附量分别为22.8、8.9、18.2、8.4、4.3、5.5 mg/g干菌体,同时Cu2 的存在抑制了菌体对Zn2 、Pb2 、Ni2 、Cd2 的吸附,然而能在小范围内促进对Cr6 的吸附,但促进程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1,2,4-三氯苯对大蒜根尖分生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蒜根尖分生细胞为材料研究1,2,4-三氯苯(1,2,4-TCB)对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1,2,4-TCB使大蒜根尖分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1,2,4-TCB使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中期、后期、末期细胞相对减少;与后期、末期相比,中期细胞的减幅更大;1,2,4-TCB各处理组的微核细胞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双核细胞发生率在高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1,2,4-TCB对大蒜根尖分生细胞有丝分裂具有阻滞作用,并诱发有丝分裂异常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0.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整合分析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步骤,总结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能值转换率的积累和统一、多尺度研究的整合与尺度推绎、城市功能流分析与空间结构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使用(市场)价值论的整合等方面,讨论了能值研究方法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