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0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表面存在与之伴生的微生物类群,其中以细菌为主.本文以不同处理方式的珍珠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孢予与白三叶草(nifolium repens L.)进行共培养试验.试验分为4组:A,孢子绎表面消毒;B,孢子表面消毒后并同接伴生菌;C,孢子未经表面消毒;D,孢子存在于土壤接种物中.以灭菌的蛭石为基质,修改的Hoagland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在相对无杂菌的环境中培养3mo,并取样观察.结果表明,处理A的植株茎叶鲜(干)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根系鲜重无显著差异.菌根侵染率以D处理最高,A与B、C之间存在不显著的差异.产孢数量以A最少,并与B、C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PCR-DGGE技术分析各处理之间孢子伴生细菌的种群差异.结果显示,A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存存较大的差异,其它处理间差异较小.分析认为,伴生菌群对G.margarita及其宿主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52.
利用2级厌氧处理实验,为中小型养鸡场的鸡粪处理提供了一种处理工艺和新的一体化装置,特别研究了鸡粪卫生无害化处理方法.实验在HRT为3.01 d,有机负荷7.85kg COD/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了75.77%,COD产气率0.381 m3/kg COD·d,出水卫生指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53.
以浮萍(Lemna minor L.)为受试生物,通过研究不同浓度(0、0.6、1.8、5.4、16.2和48.6 mg·L-1)的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methylenedianiline,MDA)对浮萍生长、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应(Fv/Fm)、质膜透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MDA对水生植物浮萍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7d暴露时间下,MDA对浮萍叶片数、叶片数生长率、叶片干质量和叶面积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MDA的浓度呈正相关.其对浮萍叶片数生长抑制的7d半数效应浓度(7 d-ECs0)为26.7 mg·L-1,95%置信限为22.3 ~ 32.1 mg·L-1;对浮萍叶片数产量抑制的7 d-EC50为0.62 mg-L-1,95%置信限为0.53~0.74 mg-L-1;对浮萍总叶面积及干质量产量抑制的7 d-EC50<0.6 mg·L-1.MDA处理导致浮萍总叶绿素含量和Fv/Fm下降,而浮萍质膜透性显著增加.低浓度MDA对浮萍SOD、POD和CAT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随着MDA浓度的升高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升高,当MDA浓度达到48.6 mg· L-1时,抑制POD和CAT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MDA能够直接损伤质膜,干扰叶绿体功能并抑制光合活性,而氧化损伤是质膜损伤引起的继发性应激,继而引起膜脂质过氧化,加剧质膜损伤,从而进一步抑制浮萍的生长.  相似文献   
54.
刘桃妹  高亮  叶伟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4):1333-1341
酵母因为其比表面积大、密度高被广泛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本文研究比较野生毕赤酵母KM71及含有vgb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KM71对重金属Ni2+、Cd2+和Pb2+的吸附解吸特性,并研究混合金属离子对酵母菌吸附性能的影响.不同金属离子均在2 h达到吸附解吸平衡,酵母菌对不同种类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温度和pH变化对毕赤酵母吸附重金属影响较小.重组毕赤酵母菌对重金属的抗性更强.通过对环境因素及复合剂的优化,得到对重金属镉、镍、铅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重组酵母菌,重组酵母菌对单元素溶液中Ni2+、Cd2+和Pb2+的吸附量分别为10.56、17.68和20.14 mg·g-1,对三元金属混合溶液中的Ni2+、Cd2+和Pb2+的吸附量分别为8.28、9.89和19.99 mg·g-1.通过条件优化重组毕赤酵母对Ni2+、Cd2+和 Pb2+的吸附率分别提高了15.14%、21.04%、18.47%,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1.26、13.43、22.90 mg·g-1.本试验为促进酵母菌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采用以11种微生物为指示生物的毒性测试微孔板MTOXPlate,以污染物对微生物细胞的脱氢酶活性抑制为测试终点,对重金属Hg2+、Cd2+、Cr6+、Pb2+,酚类化合物2,4-二氯酚(2,4-DCP)、邻氯苯酚(2-CP)、对氯苯酚(4-CP)、邻硝基酚(2-NP)、对硝基酚(4-NP)及地表水、生活污水、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TOXPlate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Hg2+、Cd2+、Cr6+和Pb2+的EC50值分别为0.617、21.05、35.21和11.22 mg·L-1,2,4-DCP、2-CP、4-CP、2-NP和4-NP的EC50值分别为27.26、64.29、44.19、85.89和33.84 mg·L-1.MTOXPlate分析得到地表水原水的抑制率均小于20%,生活污水的EC50值为62.19%,印染废水的EC50值为16.42%,表明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MTOXPlate能真实地反映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的毒性情况.  相似文献   
56.
通过投加硝酸钙为电子受体,促进厌氧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的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物的污染修复,然而目前有关硝酸盐对复合污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减量特点及其微生物响应的了解极少.本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添加硝酸盐到河涌沉积物中,采用极性和非极性逐步分离萃取、GC-MS相对含量测定,以及PCR-DGGE分子生态学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硝酸盐对河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钙的投加可有效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沉积物TOC以及总有机物的去除率比未添加硝酸盐的对照组分别高出47.25%、29.55%.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含硅有机物、烷烃、多环芳烃、杂环、烯烃类、苯系物、极性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类、醛酮和烷酸酯类物质.其中含硅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苯系物以及杂环物质的去除率比对照组分别高出46.73%、36.25%、23.19%、35.92%.细菌16S rDNA V3区PCR-DGGE图谱显示,硝酸盐添加前后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0个主要条带中4条归属于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的δ和γ两个亚群,2条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条归属于梭菌纲(Clostridia),1条归属于绿弯菌门(Chloroflexi),1条归属于新发现的细菌门(Caldiserica),1条为未培养微生物.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硝酸盐促进厌氧沉积物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7.
生物滴滤池对BTEX的去除及相应细菌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预先驯化的菌群和活性污泥作为起始接种物用于生物滴滤池(BTF)中,研究评估了BTF去除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混合气体(BTEX)的性能,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TF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驯化,填料附着的生物量从第10 d的5.7 mg.g-1迅速增加至第30 d的112 mg.g-1.BTF能同时有效去除混合BTEX中的各组分,在进气负荷和停留时间分别为269.7 g.(m3.h)-1和39 s时,可获得的最大去除能力为216.6 g.(m3.h)-1.DGGE图谱表明,BTF中优势微生物种群主要来源于富集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运行时间发生变化,但在BTF上下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58.
为综合评估电器加工制造业对纳污水体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影响,对广东典型电器工业区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河涌沉积物的PAHs含量进行了空间和垂直分布、来源以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6种优先控制PAHs中有12种检出率达100%,其余4种具有不同的检出率.ΣPAHs含量范围为343.5~2 099μg.kg-1,均值为1 215.9μg.kg-1.PAHs组成特点为2~3环〉4环〉5~6环.在0~40 cm垂直尺度内,4个分层层面的ΣPAHs含量和种类均无显著变化.同分异构体比率分析显示,空间尺度上PAHs主要污染源来自石油、生物质以及木柴燃烧等活动.垂直尺度上燃烧类型反映了从生物质向石油燃烧为主的转变.河涌沉积物总量污染指标和污染因子指标显示了相同的重度污染特征,各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S7〉S2〉S4〉S3〉S6〉S1〉S5.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评价显示S7、S2、S3等位点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包含居民区和制造业集中区的各监测点ΣPAHs含量分布显示,该地区PAHs污染和电器制造业存在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表现出不同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在27 ℃培养条件下,72 h开始贴壁生长,培养基中添加20 %小牛血清培养效果比添加10%小牛血清好。MC1R基因克隆方面,黄颡鱼MC1R基因全长为936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剑尾鱼(Xiphophorus maculat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海鲈(Dicentrarchus labrax)、大菱鲆(Psetta maxima)等5种鱼类MC1R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96%、90%、90%、90%,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MC1R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黄颡鱼的分类所处位置基本吻合。证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为:27℃,添加20% 小牛血清,所克隆基因为黄颡鱼MC1R基因。  相似文献   
60.
低浓度氨氮废水在ABR中的厌氧氨氧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以厌氧污泥混合河涌底泥为接种源启动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系统连续运行4个月后出水趋于稳定,当NH3-N和NO2--N容积负荷分别为3.91 g/(m3.d)和3.21 g/(m3.d)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7%和98.8%。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ABR厌氧污泥进行了分析。随后,以缩短HRT或增加进水NH3-N和NO2?-N浓度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反应器运行负荷,最后当NH3-N和NO2--N容积负荷分别达到65.53 g/(m3.d)和68.46 g/(m3.d)时,平均去除率为76.3%和91.3%,并培育出粒径为1.7~2.5 mm的颗粒污泥。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培育得到颗粒污泥与接种颗粒污泥,发现经驯化的ABR系统内微生物种类已变得较为单一,优势菌群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