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采用直接进样法和萃取浓缩法2种前处理方式,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水中20种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进行了测定,并对仪器条件的选择和前处理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直接进样法检出限为0.21~2.47μg/L,回收率为81.0%~119%,相对标准偏差<10%。萃取浓缩法检出限为0.0022~0.0043μg/L,回收率为71.5%~115%,相对标准偏差<15%。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满足水中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2.
西安市白鹿塬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白鹿塬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白鹿塬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区域:白鹿塬的灞河一侧,河的古刘村一带,鲸鱼沟边。其中,灞河一侧几乎全为滑坡发生区,成群分布。在对西安市白鹿塬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与遥感方法总结了白鹿塬滑坡特征,认为白鹿塬边较大的地形差异、地层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人为的削脚是白鹿塬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遥感影像图上,滑坡区塬缘处呈现弧形陡坎状,滑坡区坡体较碎,坡体上冲沟发育,有双沟交汇现象;非滑坡区较平整,与塬面浑然一体。表明遥感影像在反映滑坡体方面很有效。  相似文献   
3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17-223
江苏铜山铜(钼)矿是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少部分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根据矿床成矿特征,结合矿区物、化探异常信息,总结了矿床预测模型,并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采用矿床模型地质体积法对深部预测资源量进行估算,预测深部铜金属量33611.57t,钼金属量9331.35t。  相似文献   
3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硫铁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65-171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硫铁矿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特征,建立了陆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硫铁矿床成矿模式。结合典型矿床成矿、物化探异常特征,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硫铁矿床找矿模型,这对于该区域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研究历史较早,基础地质资料丰富,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首次对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67处,并划分为7大类13类15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5处,说明栖霞山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标准。论述了栖霞山地质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及建议,为栖霞山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6.
PM_(2.5)影响人们的生活,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因而在大范围、连续空间上精准预测PM_(2.5)的浓度对于降低居民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的风险意义重大。基于空气中PM_(2.5)浓度对气象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下垫面条件因子的响应关系,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PCA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RF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度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1)PM_(2.5)浓度大小分布与夜间灯光指数NLI、国内生产总值GDP、降雨量PRE、温度TEP、相对湿度RH、植被指数EVI以及土地利用覆被LUCC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NLI和GDP与PM_(2.5)浓度呈正相关,PRE、TEP、RH与PM_(2.5)浓度呈负相关。(2)主成分数量为4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7%,PRE、RH、GDP、NLI和EVI是影响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空间变化的最重要的5个因子。(3)PCA-RF模型对于PM_(2.5)浓度的预测具有较好的表现且在长三角中西部的城市预测效果好于东南部沿海城市。相对于逐步回归SR模型,PCA-RF模型验证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12.7%,决定系数R2提高12.1%,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8.3%。  相似文献   
37.
杨磊  李明亮  龚绪龙  吴曙亮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6):915-919, 925
根据江苏沿海条子泥围垦区90个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测试数据,分析其分布特征,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r > Zn > Ni > Cu > Pb > As > Cd > Hg,高值区分布于梁垛河口,低值区分布于用作淡水养殖的滩涂;土壤环境质量优良,88个样品为一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地质累积指数小于0,污染程度为无污染;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沉积,Cr、Cd、Pb还受到一定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庞庄煤矿张小楼煤矸石堆场淋溶液对其场地和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影响情况,围绕煤矸石堆场及周边采集13组水样做分析比对。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场淋溶液对周边地表水体形成普遍污染,且污染物浓度随着污染距离增加逐步降低,一般化学污染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氨氮等,毒理学污染指标包括亚硝酸盐、氟化物、砷,超标倍率约为0.02~5.36。受距离及成井深度等因素影响,地下水体未遭受淋溶液明显的污染和影响。  相似文献   
39.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相似文献   
40.
南汀河水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南汀河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出境河流 ,其水环境质量既反映了当地的环境现状也对邻国的水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该河流的水环境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在对历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 ,选取两个典型监测断面作为切入点 ,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水质的现状进行了评价 ,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和自然条件 ,对水污染的动态规律和组成特征进行了论述 ,并针对南汀河的环境现状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