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环境监测单位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仪器设备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尝试构建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终计算绩效评估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某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的部分大型实验室分析仪器进行分析,提出,需合理配置仪器、加强日常维护管理以及开放共享等建议,为提高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甲烷(CH4)是一种具有显著全球变暖潜力的温室气体,其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尤其是在人为活动频繁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苏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典型城市之一,分析其CH4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8~2022年苏州甲烷在线观测数据,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机器学习算法、HYSPLIT后向轨迹和潜在贡献因子)分析了苏州的CH4变化特征、相关性及其主要潜在源区。结果表明,苏州CH4浓度整体呈秋季高春季低的特征,日变化呈单峰型;气象归一法表明2019年甲烷浓度在近四年中最高,受人为排放原因为主;风速与CH4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温度和湿度;苏州来自海面的气团较为洁净,起始于内陆的轨迹CH4浓度较高,存在上游城市的传输影响;CH4主要潜在源区分布在安徽省东南部和浙江省西北部一片,潜在源区浓度贡献值呈现以苏州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环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3.
根据2015—2017年苏州市南门站O3污染物和相关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温等气象要素对苏州市O3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总辐射量在300 W/m2以下时,O3浓度随太阳总辐射量上升较快,在此后则上升速度趋缓.O3污染天湿度主要分布在30% ~60%,而O3优良天的湿度主要在50% 以...  相似文献   
24.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5.
结合近年来江苏省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解析轻型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检测系统中五气分析仪、底盘测功机及环境参数测试单元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不同实验室藻密度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现场采集了藻密度样品,处理为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2种,分别由5家实验室的6名技术人员开展检测分析。参考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其他领域相似工作的成功应用案例,采用Z比分数法对分析结果开展藻密度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表明,数据的相对偏差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藻密度进行数据直接比对和对数转换后比对,各实验室对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的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分析方法原理导致藻密度手工监测的绝对数值偏差较大,对当前的太湖水华预警工作适用性不高。  相似文献   
27.
缪青  杨倩  吴也正  魏恒  周民锋  张晓华  邹强 《环境科学》2022,43(6):2851-2857
为了解COVID-19管控期间苏州市PM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和来源,利用多金属在线监测仪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3月31日测定了14种金属元素小时浓度,分析停产前、停产期和复工期金属元素浓度变化,并采用PMF模型分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停产期Cr、 Mn、 Zn和Fe浓度降幅最大,较停产前分别降低了87.6%、 85.6%、 78.3%和72.2%;复工期Mn、 Cr、 Zn和Fe浓度升幅最大,较停产期分别增加了227.0%、 215.4%、 147.4%和113.4%.K在3个阶段日变化均不相同;Zn在3个阶段日变化均呈单峰形,但峰宽和峰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Fe、 Mn、 Pb、 Se和Hg日变化无明显变化,仅仅是浓度发生了变化;Ca、 Ba、 Cu、 As、 Cr和Ni停产期和复工期日变化较停产前变化较大. PMF模型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扬尘、机动车、燃煤、工业冶炼和混合燃烧源,其中工业冶炼源浓度变化最大,停产期浓度下降了89.0%,复工期浓度较停产期上升了358.0%.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江苏省噪声自动监测现状,针对存在的发展相对缓慢、系统分布不均衡、仪器设备未得到有效更新和维护、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从资金投入、网络建设、技术规范、人员配备等方面着手,尽快提升全省噪声自动监测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29.
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测定地表水中3种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YR)的分析方法,实现了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的高效定量检测模式。研究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前处理步骤简单、单个样品20 min内检测完毕,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 4,回收率为85.40%~115.4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85%,检出限为0.046~0.078μg/L。利用该方法对2016年2—12月太湖24个测点的实际水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未检测到超标现象,全湖藻毒素含量7月最高、2月最低,西部沿岸高于其他各湖区,表层水体藻毒素含量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30.
为分析苏州市城区冬季VOCs污染水平、变化特征及污染来源,采用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进行走航和定点观测.结果表明:①城区中心走航期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为95.00 μg/m3,环高架快速路走航期间TVOC平均浓度为131.48 μg/m3,定点观测期间TVOC平均浓度为72.85 μg/m3.对比其他城市城区,苏州市城区VOCs污染较轻,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优良水平(浓度数据基于PTR-TOF-MS所能观测物种).②走航及定点观测期间平均浓度最高的均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城区中心走航区域OVOC占比为35.83%,环高架快速路走航区域OVOC占比为43.33%,定点观测(处于闹市区)期间OVOC占比为33.36%.③观测期间对OFP贡献较大组分为OVOCs、烯烃、芳香烃.结合无机物种定点观测数据发现,VOCs和NO2的浓度峰值与PM2.5浓度峰值变化趋势一致.结合VOCs浓度呈早晚高峰的日变化规律,判断机动车尾气可能是VOCs、NO2、PM2.5的主要排放源之一.④特征比值法判断观测期间空气老化程度较高,苯系物主要来自交通源和燃料燃烧源.PMF(正矩阵因子分解法)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污染源包括溶剂使用源、空气老化和二次形成源、植物源、交通源、工业源,结合非参数风回归模型(NWR)评估污染主要来自定点观测点北方的工业企业以及东南方向的环高架快速行驶的机动车,与走航观测高值点位一致.利用MIR系数法得出5类VOCs来源因子,其OFP贡献率依次为空气老化和二次形成源>溶剂使用源>植物源>交通源>工业源.研究显示,苏州市需加强管控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排放量,倡导在上下班高峰期、周末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当地O3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