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采用LCA对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及规范性等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各工序环境影响因子和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工艺的系统边界图,确定了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原材料消耗指标、资源消耗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5项1级指标和18项2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和清洁生产综合评定值,并应用于赣州某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清洁生产能力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4.
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过流速度v、水雾荷质比β及芒刺数n 3个除尘效率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喷嘴雾化参数及振弦栅参数一定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除尘效率与过流速度呈二次负相关,与水雾荷质比呈二次负相关,与芒刺数呈一次正相关;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各因素对除尘效率的权重系数为过流速度0.885、水雾荷质比0.094、芒刺数0.021,各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过流速度水雾荷质比芒刺数;根据单因素相关性及其权重系数,提出三因素综合除尘效率理论回归方程为η=94.479-0.885v+0.094β+0.021n。  相似文献   
85.
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和超声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载铁催化剂,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的催化剂。采用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对催化剂的形貌特性进行分析,以双酚A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催化剂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高,在载体表面负载均匀,催化剂性能稳定。催化剂用量为2 g/L,H2O2浓度为0.06 mol/L,p H值为6的条件下,催化降解BPA的效率达90%。  相似文献   
86.
外源碳会改变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不同水平的易利用有机碳在稻田土壤中转化与分配的微生物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为阐释外源碳周转过程中的微生物响应特征,选取葡萄糖为典型易利用外源碳,采用13C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设置不同水平葡萄糖碳(0×MBC、0. 5×MBC、1×MBC、3×MBC和5×MBC共5个MBC倍数梯度水平),明确其转化与分配规律;并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参与土壤碳转化过程关键酶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活性.结果表明,培养2 d时,葡萄糖碳(13C)占可溶性有机碳(13C-DOC)和土壤有机碳(13C-SOC)的比例与其添加量成显著正相关;向13C-MBC的分配在3×MBC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8. 96 mg·kg-1),随后降低;13C分配率主要与MBC、Olsen-P和DOC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60 d时,土壤13C-DOC、13C-MBC和13C-SOC显著下降,分别小于或等于0. 02、2和10 mg·kg-1;与CK相比,添加葡萄糖后CBH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3×MBC处理提高了22. 6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 0. 05);高量葡萄糖(3×MBC和5×MBC)添加促进了β-Glu酶活性,但促进效果随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 NH+4-N、p H、β-Glu和CBH成为13C分配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外源碳向土壤有机碳的转化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变了土壤酶活性,但微生物对外源碳的利用可能存在一个饱和阈值,饱和阈值之内,有机质的转化速率与添加量成正比;超出饱和阈值,有机质的转化速率反而变慢.因此,适量地添加外源碳有利于提高稻田土壤有机碳,优化作物生长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7.
吕佳佩  张振飞  刘杨  张恒  王春英  罗莹  郭昌胜  徐建 《环境科学》2020,41(12):5438-5447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大量地使用导致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对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本文分析了太湖重点区域(常州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废水、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中13种典型OPE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解析地表水中OPEs来源,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家企业废水中∑OPEs浓度为91.70~840.52 ng·L-1,不同类型企业废水中OPEs组成各有差别,但多以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为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OPEs浓度较高,为1859.59~2778.57 ng·L-1,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2家污水厂对总∑OPEs去除率分别为14.97%和17.32%,其中对芳香基OPEs的去除率分别为97.91%和90.83%,而对氯代OPEs去除率仅为4.37%和5.40%.在京杭大运河和丹金溧漕河的14个地表水中∑OPEs浓度为219.47~689.85 ng·L-1,明显低于污水厂进出水中OPEs浓度,主要以TEP、TCPP和TCEP为主.对OPEs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废水排放、废油废气的排放和建筑材料的释放可能是该地区地表水环境中OPEs的主要来源.风险商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多数OPEs对水生生物具有较低的风险,但部分点位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具有中等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尾矿残留NH4+的缓释性,以江西信丰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柱浸制备浸出尾矿,去离子水淋洗尾矿.按照淋洗→封存→再淋洗的步骤,考察了淋洗尾矿不同含水率(1.3%,15%,35%,250%),不同封存时间(15,30,60,120,180,195,210,240d)和不同传质机制(对流、扩散)下NH4+的淋出量.结果表明:尾矿再淋洗仍能淋出NH4+,NH4+淋出量受含水率、封存时间和传质方式影响;含水率≥15%时,NH4+淋出量整体随时间推移而递增;同时间下,NH4+淋出量整体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相同时,对流传质下NH4+淋出量大于扩散.尾矿再次淋出的NH4+是可交换态NH4+向水溶态NH4+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为查清某铀矿区周边土壤污染源项的污染强度及范围,对需要治理的污染源进行量化,对该铀矿周边土壤0.0~0.2,0.2~0.4,0.4~0.6,0.6~0.8,0.8~1.0m土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和226Ra活度进行现场调研和统计分析(水平土壤正态分布、箱型图、Q-Q图),其表明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有效性影响,利用226Ra/238U反映风化程度.结果表明:在0.0~0.2m土壤深度,238U和226Ra浓度最高,分别为813.44~5059.20,737~4536Bq/kg,随深度增加226Ra和238U浓度呈减小趋势,0.6~1.0m深度238U和226Ra浓度均超美国核管会(NRC)铀矿和水冶设施退役中残存放射性核素的土壤去污标准浓度(370Bq/kg),因此,针对研究区的土壤治理,厚度选取应不小于1m.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重度-极重度污染、强生态风险危害的土壤面积占比最高,随距铀矿区距离增加,226Ra和238U污染程度降低,潜在生态危害减小.  相似文献   
90.
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江上游桃江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45个平水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Cr、Cu、Zn、As、Cd、Pb和W 7种元素含量,查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中Cu、Zn、As、Cd、Pb和W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赣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主成分提取的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58.22%,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Zn、As、Cd、Pb、W主要来源于矿业活动和城市生活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Cr主要来源于自然源的影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Cd为主要污染元素,表现为偏重污染程度,Cu呈偏中污染程度,Zn、As和W这3种元素则表现为轻度污染程度,而Cr和Pb则无污染;潜在生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r、Cu、Zn、As、Pb、W均属于低生态风险等级;Cd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53.60~7379.35,其中低级、中度、重度生态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3.33%、17.78%、17.78%,而严重生态风险的样点占51.11%,中度生态风险及以上的点位占据85%以上,可见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极为严重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