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为了解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2012年9月采集保护区内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样本,测试了底泥中重金属和POPs中PCBs、OCPs和PAHs的含量,并对湿地底泥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未检出PCBs和OCPs,但检测出14种EPA优控PAHs,总PAHs的浓度范围为115.9~217.8 ng·g^-1,低于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其中列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的7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其总量占∑PAHs 1/2左右(平均为50.08%);底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但Hg、Zn、Pb、Ni含量在多个位点已超过一级标准;分别采用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一级标准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价,发现分别有7种和4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分析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质量,发现底泥疏浚能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全氮和PAHs含量,但对全磷、重金属含量则无明显效果,封闭水体的干塘措施能显著减少污泥量和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底泥中高环PAHs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能对西溪湿地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作用及不利的生态影响效应,其疏浚底泥农用则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2.
油罐遭雷击引爆产生的后果特别严重.通过对油罐雷害的形成以及危害分析,指出了在生产上防止油罐雷害的发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3.
低分子有机酸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技术方法,可以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具有经济可行性.低分子有机酸(LMWOAs)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综述了LMWOAs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①调控根茎叶发育,增加植物生物量,强化植物富集效果;②增强光合作用,提升植物抗性,提高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③改变根际土壤性质,提高根际微生物活性,促进对重金属的吸收;④改变重金属形态,减轻重金属毒性,提高转运效率.最后阐述了LMWOAs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缺点及应用,提出了LMWOAs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研究方向,这对LMWOAs在未来植物修复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4.
异丙甲草胺及其S型对映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OECD标准滤纸接触法、人工土壤法及自然土壤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及其S型对映体对蚯蚓的急性致死作用及手性差异.结果表明,3种方法相比较,滤纸染毒法结果置信区间最大,可靠性较差.自然土壤中Rac-异丙甲草胺及S-异丙甲草胺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大于人工土壤;根据毒性分级,Rac-异丙甲草胺及其S型对映体均属于低毒级农药;3种试验方法所得的Rac-异丙甲草胺及S-异丙甲草胺对蚯蚓的LC50差别不大,表明这2种农药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手性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5.
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是定量表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2个重要代表性指标。传统的COD在线监测方法在监测有机污染物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系统比较了COD和TOC在线监测方法在特殊水质中的应用。结果显示:TOC对难氧化有机物的氧化效率高达98%,高氯离子和无机还原性离子对TOC测量误差影响分别约为10%和7%。TOC可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最后对TOC指标在水质在线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以江苏省某废弃染料厂搬迁后的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场地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Surfer软件中克里金插值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氯仿和苯并(a)芘,污染区域主要为生产车间,最大超标深度为12 m,苯并(a)芘在1.5,3.0 m深土壤中对暴露人群造成的致癌风险高,氯仿在6,12 m深的土壤中致癌风险高;但它们在各层中所造成的危害商均<1。因此,该场地开发利用前需进行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研究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选取鱼山大桥37#桩开展了自平衡试桩试验,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在验证了数值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模型施加桩顶竖向荷载,分析了其桩身轴力与钢管应力传递规律,并通过改变变截面位置参数建立不同工况模型,分析了变截面位置对桩基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试验Q-s曲线没有突变较为平缓,经计算该桩单桩承载力为120 056kN,为单桩设计桩顶最大竖向荷载38 212 kN的3.14倍,桩基足够安全;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较为吻合,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参数选取得当;变截面位置以上桩身轴力减小较缓,变截面处桩身轴力存在突变,变截面以下桩身轴力减小较快,桩端有端阻力存在,钢管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并未屈服;变截面位置以上桩段越长桩基抵抗竖向变形能力越强,但生产实际中应考虑材料用量以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9.
在竖向点源作用下 ,地基表面的竖向振动随着源距的增大而衰减 ;但因在近振源区域受体波 (P波、S波 )影响大而在较远处受表面波 (R波 )控制 ,近、远场地表振动的定量衰减规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可靠地确定近—远场的分界线便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在综述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Lamb问题的精确解和瑞利近似解 ,较为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由地表竖向位移振幅确定的近—远场分界线较由其相位确定的为远 ,前者源距将随地基泊松比的升高和容许误差的减小而增大且目前的常见取值明显偏小 ,后者与地基泊松比的变化几乎无关。之所以分界线源距随地基泊松比升高而增大 ,主要是由于此时的P波波长增大的影响比S波和R波波长增大的影响要大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城镇污泥脱水过程伴生恶臭气体的特点和危害,探讨了恶臭污染物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恶臭气体控制技术,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污泥脱水恶臭气体的组成与污泥性质和脱水工艺相关,受污泥成分、污泥停留时间、温度和湍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污泥脱水恶臭气体成分复杂、嗅阈值低,应结合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联合处理,未来的技术开发集中于生物法、化学洗涤、高级氧化法、资源化回收利用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