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在对公共聚集场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上,介绍火灾场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火灾荷载和火灾热释放速率的计算,得到火灾发展的变化情况和热释放速率曲线,进而构建适合公共聚集场所等大空间建筑的火灾设定模型。并应用该计算方法和模型对某超市进行火灾场景设定来确定该火灾场景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并对其火灾蔓延可能性进行讨论,为火灾危害性评估以及火灾探测和扑救系统的有效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2.
为了研究灭活厌氧污泥和活性厌氧污泥对问二氯苯(m-DCB)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污泥投加量和pH对吸附m-DCB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污泥对m-DCB的吸附在1h内达到平衡。应用伪一级、伪二级反应动力学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厌氧污泥吸附m-DCB更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2种污泥对m-DCB的吸附都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拟合,但Langrnuir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要好于Freundlich模型,且活性厌氧污泥的吸附性能显著高于灭活厌氧污泥。从吸附热力学上看,该吸附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pH值对2种污泥吸附m-DCB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3.
硝酸盐对富磷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某采用 A/O 生物除磷工艺水质净化厂排出的富磷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棕色消化瓶设计了 4 组厌氧消化试验,通过向其中投加NaNO3,考察硝酸盐对污泥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的存在导致 VSS 平均变化速率比空白样快 28.09 mg/(L·d),并且对污泥消化过程中的产甲烷阶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硝酸盐存在时,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发生导致上清液中的 N-NH4 变化速率减慢,硝酸盐对污泥消化过程中磷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硝酸盐浓度高于 60 mg/L时,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4.
为研究某铬矿山周边地下水中Cr(Ⅵ)离子的形态分布情况,在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自带数据库基础之上对其加以改进,建立了关于Cr的反应数据库。将建立的数据库嵌入软件中,以模拟该污染厂址在不同pH值对Cr(Ⅵ)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为实例,将其模拟结果与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据库建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H值对地下水中Cr(Ⅵ)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较大,其结果与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该数据库的建立很好地改善了PHREEQC本身数据库的缺陷。研究结果将有助于PHREEQC模拟Cr(Ⅵ)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迁移转化规律,同时也将为各种形态的Cr(Ⅵ)离子在地下水中健康风险分析评估等提供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5.
棉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极高,是印染厂污水处理难以达标的重要原因。实验针对常州某印染厂棉纺织印染前处理车间废水水质特性,选取钢铁厂废酸作为混凝剂对棉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进行了混凝试验研究。得出废酸的最佳投加量为30mL/L;混凝最佳搅拌方式为:以300rpm速度快速搅拌2min,以40rpm搅拌10min;助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以投加4mg/L为宜;最佳沉淀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146.
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1):55-60,91
以废弃蔗渣为原料提取纤维微晶,结合筛选的高效菌株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通过土壤改良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土壤改良剂是由各单体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的交联网状大分子,具有众多亲水基团的共聚体,纤维微晶呈白色条状分布,被共聚体所包裹.土壤改良剂吸水持续时间及吸水性能较蔗渣有明显提升,在去...  相似文献   
147.
精噁唑禾草灵微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精噁唑禾草灵生产废水排放口处污泥中分离的产碱菌属H(AlcaligenesspH)对精噁唑禾草灵有较好的降解,降解浓度分别为100mg·l1,50mg·l1,25mg·l1的精噁唑禾草灵120h的降解率分别为4576%,6596%,6947%;利用HPLCMS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之一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精噁唑禾草灵水解是产碱菌属H降解精噁唑禾草灵的途径之一,其产物为(R)2[4(6-氯1,3苯并噁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和乙醇  相似文献   
148.
应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天津市4辆大型客车(国Ⅲ、国Ⅳ、国Ⅴ柴油车和国Ⅴ液化天然气车)进行了实际道路尾气排放测试。结果表明,3辆柴油车CO、NOx、总碳氢化合物(THC)和颗粒物(PM)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3.435、6.431、0.131、0.324g/km,天然气车CO、NOx、THC和PM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240、17.451、6.535、0.003g/km。总体看来,3辆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速率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而降低,与其相比,天然气车的CO和PM排放速率相对较低,而NOx和THC排放速率较高;4辆大型客车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在加速工况下排放速率最高,怠速工况下排放速率最低。随着国Ⅳ柴油车行驶速度从0~20km/h提高到80~100km/h,尾气温度逐渐上升,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对NOx的削减率可从41.8%升高到64.5%。  相似文献   
149.
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番禺大气成分站2007—2013年的能见度、颗粒物(PM1、PM2.5、PM10)及番禺气象局站的相对湿度(RH)资料,对颗粒物7年来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以RH为标准,将能见度和颗粒物数据分为RH≥90%、80%RH90%和RH≤80%3个部分,并以相关系数(R2)为判断标准,分别对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PM2.5、PM1多年日平均值分别为56.6、43.0、38.5μg/m3,颗粒物值旱季高于雨季。当RH≤8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最好,R2大小顺序为:PM10(0.47)PM2.5(0.57)PM1(0.58);当80%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次之,分别为PM10(0.4)PM2.5(0.46)PM1(0.49);当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0.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莫雪  陈斐杰  游冲  刘福德 《环境科学》2020,41(2):895-904
土壤酶是滨海湿地群落构建和演替的关键因子,但水盐胁迫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以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这3种盐生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滨海湿地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芦苇、柽柳群落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 0. 05).在根际土壤中,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蔗糖酶与脲酶活性则分别表现为柽柳盐地碱蓬芦苇、盐地碱蓬柽柳芦苇,且不同盐生植物群落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 0. 05),说明植物类型及其根际效应均会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特征,且根际效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植被类型.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有效钾(AK)、有效磷(AP)、铵态氮(NH_4~+-N)显著正相关(P 0. 05);脲酶活性与全氮(TN)、有机质(SOM)、AK、AP、NH_4~+-N和硝态氮(NO_3~--N)显著正相关(P 0. 01);二者均与土壤电导率(EC)显著负相关(P 0. 01).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MC)、全碳(TC)、TN、全磷(TP)、SOM、AK和NH_4~+-N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 05),同时,pH、总钾(TK)、NO_3~--N还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 0. 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土壤酶活性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TC(P 0. 01)、SOM(P 0. 01)、MC(P 0. 01)、TN(P 0. 05)、NH_4~+-N(P 0. 05)和EC(P 0. 05),表明土壤肥力、水分与盐度是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