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混凝中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宗栋良 《环境科技》2010,23(3):9-11,16
Zeta电位在混凝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更好地利用Zeta电位这一指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Zeta电位的各种因素:胶体颗粒本身的性质、环境介质(pH值、离子强度等)、混凝剂的性质和一些探作条件(光照和温度等).  相似文献   
22.
构建了一种基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利用UASB高效去除COD能力及连续进样方式,获得稳定电能输出。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液方式、电极材料、离子交换膜种类、溶液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于MFCs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h、连续进液、高纯石墨板电极以及均相阳离子交换膜条件下,连续运行3个月,放电功率稳定在145mW/m^2,开路电压0.78V,放电电流最高可达321mA/m^2。  相似文献   
23.
盐城湿地沉积物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沿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面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其受损的生态功能,文章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盐城湿地底泥氮、磷及有机物含量与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盐城湿地受潮流与河流水动力条件的长期综合作用,该区从陆地向海洋方向,沉积物粒度呈现由细变粗的总体变化规律。潮间带沉积物中氮、磷及有机碳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从光滩向高潮位区逐渐增加的趋势。沉积物中营养物释放与微小颗粒物的再悬浮成为潮间带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SBSE-GC/MS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7种多氯联苯单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棒吸收萃取(SBSE)-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7种多氯联苯单体,优化了萃取和解吸条件。方法在5 ng/L~1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79),7种多氯联苯单体的检出限为0.8 ng/L~3.4 ng/L(100 mL水样SBSE萃取2 h),加标10 ng/L时实际水样回收率为93.0%~116%。  相似文献   
25.
城市内河生物修复及其对底泥氮素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城市内河底泥有机质与有机氮含量高的特殊环境下进行水体修复的可行性与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富含高有机氮的城市内河底泥是氮素的重要释放源,采用向水体曝气可以有效地促使总氮与NH3-N的降解,与未曝气相比,10 d后曝气条件下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和92%;此时再以土著水生植物进行修复可以显著地提高水体修复的效果、稳定性与修复成功率,并使总氮、NH3-N维持在1 ms/L和0.5 ms/L以下.但应避免城市内河有效光辐射的减少对水体修复影响.  相似文献   
26.
泰州城市主要河流水环境对泰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船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1997-2006年的数据,对新通扬运河迎江桥断面的过往船只数量与石油类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的线形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发现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目前石油类虽然没有超出三类标准,但逐年有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27.
平原河网结构改造与水体有机物自净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模拟实验开展了平原河流的水动力条件、河道宽深比、建筑物遮光效应和水温等因素对水体有机物长期降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改善模拟河道的水动力条件,控制流速在1.5 m/h以上,可有效地减轻模拟河道有机物的污染现象及其在底泥中的积累速率;同时,控制模拟河道的宽深比在3.0左右,并最大限度地增加模拟河道的总体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十分有利.在相同的来水量下,不同的季节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同的,模拟河道底部水温在10~15℃时,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最高,这也是河流最易发生黑臭的季节,此时可以配合城市内河置水工程,加大换水量及来水水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8.
以1996-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及spearm an秩相关系数法对苏州市城区河道外城河的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流总体水质呈现好转趋势,外城河水系污染属有机污染类型,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挥发性酚和高锰酸盐指数,水质严重污染因子已经由石油类转变为NH3-N。对外城河水质转好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疏浚、进行引水冲污等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9.
采用厌氧-好氧循环交替生物除磷工艺,研究了各因素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的基质是生物除磷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利用乙酸钠与葡萄糖混合基质培养的活性污泥体系最好,对COD、N-H、PO4^3-的去除分别为0.966、0.979、0.921,尤其是在PO4^3-的去除上效果更为显著,比单一葡萄糖培养基质的0.4高出一倍多。利用乙酸钠与葡萄糖混合基质培养的活性污泥在pH为7~8(7.5)、温度为20℃~30℃、厌氧阶段DO为小于(等于)0.16 mg/L、好氧阶段DO为2 mg/L~4 mg/L、COD在300 mg/L~500 mg/L、污泥龄为15天时体系运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0.
城市内河蓝藻复苏和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城市化对城市内河蓝藻复苏和生长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河流中营养物的升高、高等水生植物的灭绝、河水所受光照强度的变化以及由河水滞流带来的水体复氧效率降低对内河中蓝藻爆发条件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金鱼藻与水网藻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的生长,金鱼藻的效果比水网藻更明显。适宜的光照是蓝藻大量生长的条件。对水体进行曝气复氧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