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为有效控制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改善库区水质,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两个主导因素着手,并从地形指数的角度考虑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布,提出了能反映流域输沙量逐年动态变化的新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颗粒态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在GIS辅助下,应用所建模型,对研究流域1990~2006年颗粒态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布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年输沙量模型和颗粒态磷年负荷模型有良好的模拟精度;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和岷江的大渡河流域是颗粒态磷污染的主要源区,嘉陵江流域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和颗粒态磷流失情况明显好转;“长治”工程后,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颗粒态磷年负荷总体上有下降趋势,近5年的年均负荷为16 482 t/a,比治理初期的1990年减少约37%。  相似文献   
262.
重庆市多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及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燕秋  陈佳  熊强  张可 《四川环境》2005,24(6):80-82,98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2001~2003年的API指数,得出API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受季节及气象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63.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在低、中、高三种负荷水平下,扣除天然背景值时,2010年低负荷水平时BOD5库区负荷占28.8%、中负荷占32.5%、高负荷占35.04%。总磷出现反常,库区的总磷的污染负荷在低负荷水平下,所占入库负荷的比例高于中负荷水平、但小于高负荷水平。2010年、2015年库区的主要污染物质和污染负荷排放分布与现状(1998年)基本相同。主要排污区域为重庆主城区,2010年预测重庆主城区CODCr负荷占库区总负荷的比例,高、中、低负荷水平分别为:39.6%、36.2%、21.6%,低负荷比高负荷降低18%。库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2010年库区农业面源中CODCr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高、中、低负荷水平下分别为:38.9%、47.5%、70.4%。同时,随着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到2015年所有污染物及负荷水平,均大于2010年和1998年。  相似文献   
264.
2009—2010年冬季和夏季在重庆市某代表性城区对大气中苯系物进行观测,并应用苯与甲苯特征比值(B/T)和因子分析法对苯系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源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涂料及溶剂的生产与使用以及机动车尾气和油品使用是该研究区域苯系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9.3%和16.2%。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苯系物来源构成有所差异。除受汽车尾气影响外,夏季受涂料、溶剂等生产使用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投诉集中点位、混合区和工业区;冬季,投诉集中点位主要受涂料、溶剂等生产使用等影响,其他点位可能还受到燃烧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5.
重庆市主城区PM 10 与能见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主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2006年PM10的污染现状,能见度和PM10质量浓度负相关,尤其采样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6。根据PM10源解析和PM10成分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应重点控制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266.
重庆大气气溶胶污染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近几年重庆市大气气溶胶污染的监测及几种监测方法的比较 ,介绍了重庆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现状 ,推导出TSP手工与自动采样之间、PM1 0 和地面站 β射线法测定结果之间、PM1 0 和 PM2 .5 之间浓度的定量关系。以此 ,计算出大气气溶胶从 1 981年至 1 998年的逐年变化值。这些都为环境管理和烟尘治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67.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3年1—12月运用URG-3000ABC型中流量颗粒物采样仪连续同步采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2.5)样品,选取OC/EC比值对PM_(2.5)中的SOC污染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PM_(2.5)中SOC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5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50.0%,占PM_(2.5)质量浓度的10.1%,SOC质量浓度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机动车排放是SOC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68.
重庆大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横截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在重庆市城区及远郊区进行了儿童家庭问卷调查、气溶胶 (PM1 0 、PM2 .5 )及 SO2 的测试 ,并在两个点 (城区华新小学 ,远郊北碚红岩小学 )进行二次儿童肺功能的测定。通过城区和郊区 3 53 6例 (其中男性 1 74 4例 ,女性 1 792例 )儿童肺功能数据的比较 ,说明重庆大气污染 ,特别是气溶胶的污染已影响到儿童肺功能。与美国比较 ,重庆儿童较美国的儿童肺功能 (FVC,FEV1 )要低 9%~ 1 4 %。同时得到青春前期 (7~ 1 4岁 )儿童肺功能 (FVC,FEV1 )的参考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69.
大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1 994~ 1 996年间 ,对污染点和对照点 (相对清洁点 )同时进行了大气污染 (气溶胶 ,二氧化硫等 )和儿童肺功能 (FVC,FEV1 ,FEF2 5~ 75 等 )的测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 ,其结果是肺功能指标和大气污染物呈负相关。统计分析提示污染点与对照点儿童肺功能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 (气溶胶 )造成的 ,特别是 PM2 .5 的细粒子造成的。  相似文献   
270.
重庆市主城区农业源氨排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重庆主城区畜禽养殖业氨(NH3)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修正,估算了农业源NH3排放量。主城区农业源年排放NH38 482 t,其中化肥施用NH3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66.7%;畜牧养殖业占26.3%;农作物释放占6.9%。巴南区农业源NH3排放量最大,占主城区排放总量的41%,渝中区为零排放。主城区农业源NH3排放强度为1 552.1kg/km2,大渡口区排放强度最高。主城区畜禽养殖业NH3排放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施用NH3排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农业源NH3排放结构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