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添加秸秆对废橡胶/塑料共热解制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难降解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难题,利用固定床系统对废弃橡胶/塑料以不同比例掺混进行了共热解制油实验,研究掺混燃料中添加少量秸秆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和塑料共热解,较各自热解的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增加,橡胶/塑料比例2∶3~3∶2时,制油收益率最佳;添加秸秆,能够促进热解反应提前进行,进一步提高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同时提高了固体残渣的热值,则制取热解油的收益率明显提高。橡胶/塑料比例4∶1的混合燃料,添加秸秆共热解获得了最高得油率,油发热量为39.93 MJ/kg。  相似文献   
42.
通过高岭土烧杯实验表征了P(CMTC-AM-DMC)的絮凝效率,考察了絮凝时间、介质酸度以及搅拌强度等因素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絮凝-解絮凝-再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态变化分析该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p H=6~8时,在150 r/min下搅拌20 min,絮凝效率大于90%;P(CMTC-AM-DMC)的絮凝效率及絮体沉降速度随搅拌强度增大而增大;300 r/min下搅拌5 min时,絮体沉降速度可达16 mm/s,继续增大搅拌速度,达到400 r/min时,絮凝效率在5 min内即可达到100%。P(CMTC-AM-DMC)絮体化程度较高,在高强度搅拌下破碎后,可迅速聚集恢复至初始状态,并迅速下沉,实现再絮凝。该絮凝剂在不同的p H下表现出不同的絮凝机理,p H=6时,借助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作用,絮凝效率较高,且絮体沉降较快;p H=10~12时,絮体沉降相对较慢,絮凝效率主要为颗粒卷扫的贡献。  相似文献   
43.
防风抑尘网开孔形式对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CFD模拟软件Fluent 6.2提供的标准κ-ε模型,以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防风网结构及其网后流场进行流场模拟,研究了防风网开孔形式对物料堆表面速度、压力和湍动能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物料堆表面风速由料堆底部沿迎风面表面向上逐渐增大,并在物料堆顶部附近出现边界层分离,使得背风面形成速度回流区;物料堆表面的压力由料堆底部沿迎风面表面向上逐渐降低,背风面则变化不大;在物料堆顶部湍动能较大,容易起尘。综合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圆形开孔防风网的挡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聚乳酸的热解聚法和酸性水解法、碱性水解法、中性水解法、高温高压水解法、酶催化法、甲醇醇解法、正丁醇醇解法等化学解聚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聚乳酸在离子液体环境中进行化学解聚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论文首先以水溶性壳聚糖为分散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的方式,合成一种新型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CMTC-AMDMC),并对该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表征。其次,研究了絮凝剂的使用量以及分子量对高岭土悬浮液的除浊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表征可知,CMTC、AM和DM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可达到95%左右;絮凝剂P(CMTC-AM-DMC)最佳投加量为0.32~2.0 mg/L;高岭土悬浮液浓度越高,除浊率越大;当搅拌速度在150 r/min下,搅拌10 min时,絮凝过程即可达到平衡,除浊率达到90%以上;絮凝剂的分子量对160目0.5 g/L的高岭土悬浮液除浊性能影响较大,分子量为197.1×104g/mol时,除浊率为90%,105.7×104g/mol时,除浊率降低至80%。  相似文献   
46.
目前石化废水处理存在管理粗放、能耗大以及为了处理流程冗长复杂等问题。对现有的处理流程进一步提标降耗是最经济可行的手段。以某炼油厂含油系列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为例,应用基于ASDM数学模型的BioWin软件,对其两级A/O工艺进行建模模拟。通过调节运行参数,考察了溶解氧(DO)、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分段进水比例等参数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级A/O各自的好氧池ρ(DO)均在2 mg/L,一级A/O的ρ(MLSS)在4000 mg/L左右,二级A/O的ρ(MLSS)在2 000 mg/L左右,两级进水比为4∶1时为最优条件。此时,COD和TN去除率分别了提高2.2%和14.6%,出水可满足现有排放标准,并且耐冲击能力强,可节省曝气能耗。  相似文献   
47.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是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糖羧酸、腐殖质和脂类等生物聚合体组成的复杂混合物。EPS具有聚合细胞、固定基质、形成絮凝、保持水分及阻止有害外源物质等功能。此外,EPS还可作为生物吸附剂来吸附周围环境中营养物质,并且在重金属生物吸附中发挥关键作用。EPS为天然的聚阴离子物质。可固定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EPS中的酶可通过转换和沉淀作用来加速重金属的去毒。文章综述了EPS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是其生成、分离、组成,介绍各种来源EPS的阳离子键合性能。及其重金属修复机理。  相似文献   
48.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P(AM-DAC-DMDAAC)。考察了两种阳离子单体配比、引发温度、溶液pH值、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DAC)∶m(DMDAAC)=1∶1、引发温度为15℃、pH=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16.047 9 d L/g,溶解时间为40 min。在P(AM-DAC-DMDAAC)特性粘数12.110 2d L/g,用量为0.04%的条件下,污水的透光率96.00%,絮凝率76.04%,脱水率83.75%。  相似文献   
49.
热重质谱联用研究废旧汽车高聚物热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技术研究了N2气氛下废旧汽车塑料和橡胶高聚物混合物料热解气体的种类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废旧汽车高聚物热解过程在240~350℃和420~500℃有两个明显失重阶段,分别有20.9%和28.3%的挥发分析出.650~730℃范围失重峰是由无机填料热分解造成的,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产物为CO2...  相似文献   
50.
海洋环境中的三丁基锡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三丁基锡的性质,从化学分析、环境水平、毒性和人体接触等方面回顾了海洋环境中三丁基锡的研究进展。指出从食物中摄取是人类接触三丁基锡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提出对实验毒性、饮食摄入、人类健康潜在影响开展调查,以及发展新的消除三丁基锡的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