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为了应对无法消除的社区低频声环境影响,声掩蔽技术被用来提高区域声环境的主观感受。为此,该研究以自然声信号为掩蔽信号,通过主观评价试验分别探究了单独和混合自然声掩蔽对低频声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和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主观评价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掩蔽效果的流水声、鸟鸣声和树叶摩擦声,然后将流水-鸟鸣和流水-树叶摩擦声按不同的能量比例进行两两混合并进行了掩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声压级下的混合掩蔽效果与自然声能量占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即适当提高掩蔽效果更好的自然声信号能量比例,能够提高混合掩蔽的掩蔽效果。混合掩蔽声的等效连续响度与混合掩蔽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非声学因素研究表明,性别对掩蔽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耳机使用频率对掩蔽效果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利用2016—2021年清远市逐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关气象资料,基于统计分析、主观天气分型方法和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归纳总结粤北代表城市清远市在不同细颗粒物(PM2.5 )污染天气分型下的气象要素特征及污染潜在源区特征,为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在日均风速<2m/s、日均相对湿度为75%~90%、日均气温为18~22℃时的无降水或微量降水天气下,清远市易出现PM2.5 污染。变性高压脊型、脊后槽前型、冷锋前型、弱冷高压脊型、高压底后部型、台风外围型是造成清远市PM2.5 污染的典型天气型,其中PM2.5 重度污染均出现在秋、冬季弱冷高压脊型控制下;变性高压脊型下出现PM2.5 轻度和中度污染的频率最高;脊后槽前型是清远市春季PM2.5 污染的主要天气型;冷锋前型、高压底后部型和台风外围型下的PM2.5 污染程度较轻。加剧清远市PM2.5 污染的主要气流轨迹为弱偏南气流和南北气流辐合,当弱偏南气流控制时,污染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清远市辖区及广州、佛山、东莞、江门等珠三角城市;当南北气流辐合时,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清远市南部、韶关及珠三角,南岭山脉阻挡作用削弱了偏北方向长距离输送的PM2.5 污染。  相似文献   
33.
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化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取1472名石化企业员工进行测试。人机对话,电脑评定。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群体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石化企业员工症状自评量袁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好1048人,占71.20%;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34人,占22.69%;心理健康状况一般90人,占6.11%。症状自评量表的各项因子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阳性项目、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忧郁因子均分低于全国常模;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  相似文献   
34.
为突破WBGT指标在热环境使用的局限性,准确评估人体热应力,利用人工环境舱使75名大学生在相对湿度40%,温度37℃、40℃、43℃,辐射强度0、1 kW/m^(2)、2 kW/m^(2)环境下进行重度强度劳动,实时监测生理和心理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及拟合曲线的方法,探究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借助问卷调查在主观感觉层面进行补充。结果表明,皮肤温度受辐射因素变化最显著,且与口腔温度对耐受时长贡献率为1∶1.2,心率随时间变化的三次拟合曲线拟合度最高,R~2为0.949,最终基于不同TEQ和生理参数确定高温干热强辐射环境下新的人体耐受极限。在该环境下应加强防辐射措施;借助拟合曲线可预测心率,新耐受极限可为评估高温政策在该环境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防止疲劳驾驶以主观监测和客观检测为主,但其在可靠性、成本、检测方法上存在不足,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DSP虹膜识别防止疲劳驾驶报警系统。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遵循实时性、准确性、简洁性及经济性的设计原则,以虹膜识别算法为依据,DSP微处理器控制技术为基础进行了开发,该报警系统可在不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下,识别驾驶员身份,记录驾驶时间,识别疲劳驾驶并报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实现了模块化。虹膜识别模块、计时模块基本满足了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劳动负荷的提高会导致作业疲劳,但适当的劳动负荷对作业能力的提高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设计实验,分析了RPE值和相对心率的相关性,并以相对心率和RPE值为解释变量,分析了它们和反应时、两点阈之间的关系,发现反应时和两点阈在负荷增加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小值点,而导致这个点出现的劳动负荷即为最佳负荷。以此最佳负荷量安排作业对合理利用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劳动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国内目前已建立的一些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指数法、动态模式法和主观评价法等。并说明了这几种方法的使用特点和优点.展望了它们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大学生使用电脑及受其电磁辐射污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目前高校内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其所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了解程度和受其危害程度,在南开大学本部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宿舍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个人电脑的普及率为45.7%,以电磁辐射强度相对大的阴极射线管(Cathod RayTube,CRT)显示器电脑为主,占64.9%;拥有个人电脑的大学生,平均每日使用电脑的时间长;学生使用电脑后出现不良症状(眼疼、头晕等)的比例高,为77.4%,女生对电磁辐射的敏感程度高于男生;随每日使用电脑时间的延长,出现不良症状的人数增加;大学生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有所了解的人数比例为71.9%,但知道防护措施的仅为29.6%,使用防护屏的仅为5.4%.综合调查结果认为,大学生电脑普及率高,使用时间长,且对电脑电磁辐射无应有的防护,大多数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电磁辐射的影响,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