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94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61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八闽动态     
市推行交通人性化管理的举措,自然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交巡警执法尴尬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有些市民瞧准了“不处罚”,打起擦边球,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鸣喇叭、压线以及副座不系安全带等现象较为普遍,究竟是罚还是不罚,是宽容还是变相地纵容?这让一些交巡警在执法中不由得多了几分犹豫。  相似文献   
82.
《安全与健康》2005,(12):21-21
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公安部出台的《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从2006年1月1日起,交通堵塞时,交通警察以指挥疏导交通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主,一般不处罚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83.
杭东 《防灾博览》2014,(1):68-71
正地铁就像是交通工具里面最可爱的精灵,穿梭于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地铁以快捷、准时、方便、便宜的特点,深受出行者的青睐。正是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都首选地铁,它在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城市地铁乘客拥堵。为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拥挤的地铁重现它服务于人类的初衷。  相似文献   
84.
《现代职业安全》2014,(5):113-113
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即将全线通车试运营,其搭载的卡斯柯Urbalis888信号系统将在全线实现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全功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控制,为地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信号系统就是地铁运营的"总指挥",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是列车有序、精准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5.
驾驶员风险认知能力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辨别不同驾驶员风险认知能力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通过设置13种存在潜在风险的交通情景,引入惩罚用时机制,利用驾驶模拟器,对熟练驾驶员和非熟练驾驶员在风险认知培训前后的风险认知能力进行比较,找出不同驾驶员对风险认知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熟练驾驶员的风险认知能力比非熟练驾驶员要高,两者在引起交通风险的因素上是不同的,培训后的风险认知能力较之前有很大提高。培训能够拓宽驾驶员对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更好地将驾驶员的操作技能、知识体系和外在行为衔接在一起,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4):F0003-F0003
评价一所成立于2007年11月,是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骨干业务部门之一,现有技术人员10人,其中9人具备环评上岗证,注册环评工程师4人,中级以上职称8人,人员平均年龄33岁。依托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在环评领域的传统优势,在交通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领域开展咨询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87.
北京电动出租车与燃油出租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燃油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城市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以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当前各国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北京于2011年启动了电动出租车推广计划.为比较北京市迷迪电动汽车和现代燃油车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Ga Bi4.4软件,选用CML2001和EI99影响评价模型对两款车的生产、使用和报废回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并针对汽车报废里程和电力能源结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根据EI99评价模型,迷迪电动汽车环境影响总体上优于现代燃油车,尤其在削减化石能源消耗方面优势凸显,但在生态系统质量影响及人体健康影响方面却略有增大的趋势;利用CML2001模型对比分析得出迷迪电动汽车比燃油出租车在对非生物资源消耗、全球变暖以及臭氧层损耗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但在生产阶段尤其是动力系统生产方面在非生物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光化学臭氧合成、臭氧层损耗、生态毒性等生态环境影响却均有增大趋势.使用阶段电力生产是迷迪电动汽车非生物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光化学臭氧合成、生态毒性等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而现代燃油出租车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尾气排放和汽油生产,其中尾气排放是造成现代燃油车在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等方面影响潜值较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清单数据库,针对致霾因子影响分析得出,在2010年北京市电力能源驱动下,迷迪电动车明显增加了超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ds,VOCs)等因子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而同时降低了氨气(NH3)的排放量,使用阶段排放的差别是造成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对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报废里程以及清洁能源比例的增加,迷迪电动汽车相对现代燃油车的单位里程碳减排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清洁电力能源的使用可大幅降低迷迪电动汽车致霾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分析结果,为北京市电动车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评估不同交通状态下公交车运行特征和排放水平的差异,现场采集广州市B9、226线路公交车的逐秒GPS数据,以ES-VSP(发动机负荷-机动车比功率)分布表征畅通、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下的公交车运行特征,结合IVE(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模型求得公交车平均排放因子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①所测公交车的发动机低负荷区中bin11(-1.6 < ES ≤ 3.1,-2.9 kW/t ≤ VSP < 1.2 kW/t)频率范围为50.55%~83.39%,中度拥堵时bin 11频率是畅通时的1.1~1.3倍;② 3种交通状态下公交车的CO、VOC(运行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evap(蒸发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平均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7.63~11.40、0.26~0.46、0.68~1.56、0.32~0.51和0.72×10-2~1.28×10-2 g/km;③同种交通状态下,主干路公交车专用道和BRT车道的公交车的大部分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低于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中度拥堵时主干路BRT车道的CO、VOC、VOCevap、NOx和PM平均排放因子相对其他道路最低,分别为7.66、0.27、0.87、0.32和0.75×10-2 g/km;④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的公交车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随交通状态愈加拥堵而增大,但畅通时主干路BRT车道的公交车行驶速度、加速度较高,导致CO平均排放因子较高,对应3种交通状态其比例为1.0:0.9:0.8.研究显示,交通状态对公交车运行和排放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9.
城市不断拓展,技术日渐更新,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逐年递增,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量,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汽车所排放的气体,对行人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氮氧化物的含量进行准确监测,进而严格管控,以保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90.
中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人洁  王堃  张帆  高佳佳  李悦  岳涛 《环境科学》2017,38(9):3553-3560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现有的机动车排放研究多关注城市内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针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较少.我国城市间交通道路主要包括国道和省道,截止至2015年我国国道里程18.53万km、省道里程32.97万km,约占全国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3%,因此开展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全国国道和省道交通监测站的年均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指导方法,计算了2015年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道和省道公路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_x)、颗粒物(PM)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5%、27.9%、14.4%和7.7%;不同车型对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担率不同,其中大货车是NO_x、PM_(10)、PM_(2.5)的主要来源,摩托车是CO和HC的主要来源;不同道路类型中各车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担率也不同,如高速路上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普通道路上大客车和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