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0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73篇
综合类   1117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严羽 《防灾博览》2005,(5):22-23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生存质量 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2.
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好人类家园--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度 《环境教育》2005,(1):13-14
基于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切关注.对现代环境危机的深层反思.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东,倡导“环境伦理”是今天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环境伦理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人动力,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保障,是深化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客。本期“思考与探索”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通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周艳萍编辑与大家共同探讨“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03.
关注地理环境的变迁,就是关注人类自己。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演变是在地球生命大框架的影响和制约之下来进行的。中国古代法天的思想是与“人定胜天的思想”所不同的“。究天人之道,通古今之变”,“以天道质人事,以人事观天道”。  相似文献   
104.
生殖道感染(RTI)作为危害妇女健康的问题已收到人们的重视RTI不仅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还可影响出生质量,同时RTI还会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机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计生委提出的《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精神,我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与邹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联合,于2003年9月15日对我市兴隆庄镇的北湖村和王楼村的395名已婚妇女进行生殖道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环境教育》2005,(4):52-52
地球是我们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其他的生物都消失了,人类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请你不要随意捕杀野生生物。  相似文献   
106.
《环境教育》2005,(6):47-47
毒箭蛙分布于中美洲和商美洲,北起哥斯达黎加.南至巴西南部,原来数量很多,但由于人类对其大量捕杀及破坏其生存环境,使许多地方再也见不到毒箭蛙的身影.目前只有少数地方还存有数量不多的毒箭蛙它已被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匡际贸易公约中二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07.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北京出现沙尘暴概率其实很低,沙尘暴也不是一无益处。专家认为,这些年来市民对沙尘暴认识存在四大误区。一是误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沙尘暴的主要原因,认为我国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是人类近几十年活动使土地荒漠化扩大造成的。实际上,沙尘源的扩大并不一定造成沙尘暴的增多。二是误认为北京是沙尘暴频发城市。  相似文献   
108.
生态工程建设背景下贵州高原的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DIS-NDVI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对生态工程建设背景下贵州高原的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定量探讨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6年期间,贵州高原植被NDVI在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分布于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等,低值分布于湿地保护工程区。NDVI总体呈上升趋势,湿地保护工程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等植被覆盖上升速率较快,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呈略微的下降趋势。(2)植被改善区域(83.74%)分布于研究区边缘及西北部,退化区域(16.26%)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植被改善最为明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和速生丰产工程区改善效果较差。(3)从气侯因素分析来看,气温和降水在总体上与NDVI均呈正相关,气温对贵州高原植被生长的影响大于降水。(4) 从人类活动分析来看,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建设作用强于破坏作用,人类活动正作用(76.68%)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负作用(23.32%)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植被覆盖增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植被的贡献率为75.53%,气候因素为24.47%。  相似文献   
109.
人民网消息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1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布其第五次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无疑和不断增长的,如果不加以遏制,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顽固和不可逆转的后果的可能性将增加。  相似文献   
110.
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的大背景下,在"生态门槛"内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出发,选取人均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计算二者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上海市1999~2012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多维度、动态化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上海市人类发展指数、人均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但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大于生态承载能力,处于严重"生态赤字"状态,并不断恶化;2上海市多数年份的生态福利绩效处于DEA无效状态,且2005年以来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通道。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