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6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57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据统计,四川省从1981年至1990年10年间.有记载的100起重大伤亡事故中.特种作业占92%:我国航空工业截至1985年8月。所统计的144起因工死亡事故中。特种作业的死亡人员占66.7%,本人所在企业从1963年3月至1998年12月期间。所发生的492起工伤事故中.特种作业占73.2%:据法国疾病保险金管理局公布的1979年全国工伤事故,其中特种作业占77.5%。  相似文献   
82.
83.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非全日制用工所形成的劳动关系。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主要形式,按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一般是指低于法定或集体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就业形式,在我国则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丁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它  相似文献   
84.
《安防科技》2004,(4):34-34
吊车作业一般在工厂或都市进行,因此若有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的操作,可能危及的不止是工作人员,有时还可能危及大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5.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4午7月22日那过去不久的一幕.上午9点30分,我正和两个工友(其中1人是公司生产科长)在一个空油罐里进行切割作业.突然"轰"地一声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这"轰"地一声猛响,把车间的门窗、玻璃全震烂了,一个油罐也飞出了老远.我们3人都受了重伤.  相似文献   
86.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是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7.
明火作业,无论是焊接或是割切,经常接触到可燃、易燃、易爆物质。同时,多数是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打交道,危险性很大。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8.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89.
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预控。  相似文献   
90.
朱建军 《安防科技》2004,(12):19-20
一般认为,工作地点有散热比较大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热源,导致工作环境气温较高就是高温作业场所。在工业企业中,高温作业场所类型可分为:高温强辐射作业场所、高温高湿作业场所及夏季露天作业场所等。高温作业场所中,由于高温的影响,会对作业人员的生产操作、身体健康以及设备材料及物质的使用和储存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还可能诱发火灾、爆炸事故等。因此有必要对高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作一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