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为研究双风机并联机站进口、出口风流相互影响的机站局部阻力特性,构建机站通风局部阻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运用相似原理建立双风机并联通风机站实验模型,并佐以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分析计算不同风机间距的无量纲数A、不同扩散器结构参数条件下的综合影响系数Kc。结果表明:A与Kc具有二次函数关系,且存在较优的A,使得Kc值最小;Kc值随着L/Df增加而线性减小。研究结果有利于Kc的选取,为高效率通风机站结构设计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2.
利用2017年嘉善善西超级站臭氧(O3)及其前体物(NOx和VOCs)以及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逐小时数据,分析了2017年全年NOx和O3的变化特征以及春季(4—5月)、夏季(7—8月)NOx和气象因子对O3生成的影响,利用O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并通过潜在源区贡献(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分析了嘉善春、夏季O3潜在源区贡献特征。研究发现:O3日变化特征为单峰结构,NOx为弱双峰结构。O3浓度在3—9月较高,春、夏季O3浓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5:00和14:00,春、夏季的NOx、O3日变化与2017年全年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Ox对O3存在滴定作用,且低湿高温有利于O3浓度的升高。春、夏季O3生成潜势贡献均表现为烯烃 > 芳香烃 > 烷烃,由于烯烃光化学活性较高,夏季烯烃浓度升高导致其贡献较春季增长约18.1个百分点,且夏季VOCs平均最大O3增量反应活性高于春季。PSCF和CWT分析结果表明,嘉善春季的潜在源区主要为本地、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夏季的潜在源区主要为本地、西北方向、西南方向以及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应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的邀请,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农业生态站管理与持续农业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7年6月8月-21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2周的访问考察,22日-28日返程途中对日本进行了1周的访问考察。代表团成员包括:团长王建国(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研究员、海伦生态站站长),团员欧润生(研究员、CERN秘书处技术系统负责人),团员刘家琼(女,兰州沙漠所、研究员、沙坡头实验站副站长),团员郝明德(西北水土保持所、副研究员、长武试验站副站长),团员姜新青(女,院计划财务局办公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大气痕量活性气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TE公司C系列气体监测仪,于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连续观测SO2,CO,NO-NO2-NOx和O3的浓度.分析了晴天、雨天、霾天和沙尘天气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痕量活性气体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浓度及日变化特征,晴天和雨天日变化最小,而霾天日变化最大;(2)风向和风速是影响上甸子气体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夏季降水对SO2和NOx的去除作用较为明显;(3)上甸子O3白天最大值与夜间最小值的比值低于4,远低于城区,不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
微孔扩散管曝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太平  毛建萍 《四川环境》1998,17(4):52-54,57
本文综术字在污水处理站使用离心鼓风机穿孔管大气泡浅 支暴气所引起的溶解氧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