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518篇
安全科学   309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1075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307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发布这个警告的目的是吸引人们的注意,最近发生在存有自反应性化学单体的石油化工厂大量事故以及这些事故的最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2.
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Fenton法对含苯酚废水进行处理,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并向阴极不断通入空气,电解过程产生的H2O2与阳极溶解的Fe2 形成Fenton试剂,Fenton试剂在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羟基自由基,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苯酚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电解质浓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进水苯酚浓度.单因素分析得出电-Fenton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2左右,反应时间为60 min,电解电压选10 V,Na2SO4的浓度为30 g/L,进水苯酚浓度为150 mg/L.在最优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为82%.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通过将UV、O3催化剂等主要条件单独或协同降解化工废水,对比了各反应的降解率,探讨了O3与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简单的反应动力学分析,证明在各反应初期,溶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基本符合一级反应。UV/O3共同作用表现了有机物降解的巨大潜力,使反应速率和降解率较其他体系有明显的提高。催化剂/UV/O3三者组合也加快了反应速率,不过对于废水中COD的去除催化剂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但催化剂与UV/O3的组合明显提高了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94.
填埋场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填埋场矿化垃圾的概念、性质和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废水的机理,介绍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在城市污水、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畜禽废水、化工废水、含磷废水等各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可以看出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废水处理技术充分体现了固体废物处理中的“资源化”的原则,既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又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置的问题,最后结合现状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污泥衰减、能量解偶联、低污泥产率厌氧反应对OSA工艺污泥减量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衰减是由微生物死亡及吸附于污泥表面的颗粒有机物水解酸化和微生物内源代谢2部分组成.间歇试验污泥厌氧过程中,上清液SCOD、NH 4-N、TP浓度均随厌氧时间逐渐升高,OSA污泥厌氧16 h后溶解性蛋白质高达33.09 mg/L,上升幅度高于多糖浓度的变化,证实了污泥水解现象.OSA污泥内源SOUR可达8 mg/(g·h),是CAS污泥内源SOUR的1.7倍以上,说明OSA系统中较高的内源代谢促使污泥减量.污泥衰减是OSA工艺污泥减量的决定性原因,可占OSA污泥减量效果的66.7%左右.间歇实验证实了OSA系统由于厌氧一好氧耦合环境,存在能量解偶联现象,但由于这种作用引发的污泥减量仅占7.5%左右.OSA工艺污泥厌氧池释放的SCOD作为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硫酸盐还原及产甲烷的二次基质,由于这些厌氧反应污泥产率低于好氧代谢,使得系统污泥产率下降,约有23.5%的污泥减量是源于这种因素.OSA污泥减量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与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CR3态连续提取法对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泥中Cu , Pb的平均值分别超过背景值的2.45,1.91倍,重金属迁移性的大小为Pb>Cu>Cr。研究了底泥中重金属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Cu的脱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Pb ,Cr的脱附符合抛物线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pH、盐度、温度、泥水比等因素影响重金属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997.
权安  润丰 《安防科技》2013,(9):34-34
随着秋冬的来临,气候干燥,火灾进入了多发季节。火灾初期是最好的灭火时间,扑救初期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人员伤亡最重要的一环。那么,什么才能遏制初期火灾呢?常用的灭火措施有四个:第一,窒息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第二,抑制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焰式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第三,隔离法。将燃烧物和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最后是冷却法。向火场的燃烧点喷水或喷射灭火剂,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一般家居灭火时最  相似文献   
998.
由于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性风险,本研究探讨了纳米二氧化钛对小胶质细胞Notch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小胶质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液LDH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和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米二氧化钛40.0 μg·mL-1和50.0μg·mL-1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纳米二氧化钛20.0、30.0和40.0 μg·mL-1暴露组LDH水平明显升高;纳米二氧化钛15.0,20.0、30.0和40.0 μg·mL-1暴露组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升高;纳米二氧化钛20.0、30.0和40.0μg·mL-1暴露组Notch-1及He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研究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暴露导致细胞活力降低,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炎症因子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和Hes-1的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定向聚丙烯(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6种典型原料的塑料制品生产,选择了广东省内5家典型生产企业,通过气袋采样法和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进行了样品采集和测定,获得了塑料制品行业VOCs排放化学谱和排放因子.对企业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水雾喷淋法等VOCs处理方法,比较了VOCs废气处理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所采样企业VOCs处理前、后组分均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芳香烃和烷烃为主;主要物种为己醛、苯乙烯、甲苯、甲基乙基酮和正十二烷等.VOCs处理前、后排放因子变化分别为1.0~8.1 g·kg-1及1.5~6.8 g·kg-1,平均分别为4.6 g·kg-1及4.3 g·kg-1.VOCs经处理前、后归一化臭氧反应活性(ROF)分别为2.83和2.43 g·g-1,主要由OVOCs和芳香烃贡献;归一化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R...  相似文献   
1000.
动作动机冲突是劳动者在工作中生产动作迟缓反应和降低动作目标的矛盾心理现象,合理解决动作动机冲突,有利于劳动者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