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新邵县工矿破坏土地的生态重建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邵县现有的因工程建设、矿产开发而形成的破坏土地进行调查、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工程、林学措施,试图重建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72.
不同比例湿解产物在土壤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经湿解工艺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土壤按1:3、1:5和1:10(湿质量)3种比例均匀混合作为实验物料,同时以自然土壤作为参照,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湿解产物在土壤中的物质变化以及腐熟度。结果表明:在培养期间,3种比例混合物料的温度均接近于土壤对照样的温度,稍低于环境温度;pH值均略呈碱性,并随土壤浓度的增加而接近土壤对照样的pH值;ω(C)/ω(N)比、ω(水溶性有机碳WSC)/ω(有机态氮Norg)和ω(NH4^+-N)/ω(NO3^--N)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而阳离子交换最(CEC)和CEC/ω(全C)恰好相反,并随湿解产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4d后,这些指标均接近土壤对照样的参数,实验结束时,均达腐熟。3种比例混合物料的种子发芽系数均大于80%,湿解产物浓度对种子发芽系数无明显抑制作用,湿解后的产物可直接安全应用于土壤中。  相似文献   
73.
吕桦 《环境与开发》1995,10(3):27-29
论述了营造造纸林是绿化大地,保护环境和为造纸工业提供稳定可靠的造纸原料的重要措施,对南昌市造纸林树种选择和造林条件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南昌市造纸林基地建设的构想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4.
绿化树种叶片中硫元素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3年研究了昆明市的11个绿化树种叶片中S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多数树种叶片中S含量与空气SO2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做为大气中SO2污染监测的树种。  相似文献   
75.
研究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林地施用混合堆肥产品的安全及功效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选取紫穗槐为研究对象,将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以3种比例(GF(纯园林废弃物)、SGA(V(污泥)∶V(园林废弃物)=1∶3)、SGB(V(污泥)∶V(园林废弃物)=1∶1))进行混合堆肥,每种堆肥产品分别按0、5、10、50 kg·株-1(分别记作CK、T5、T10、T50)均匀施入样地.施肥1年后,于田间采样测定土壤生物活性指标及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混合堆肥产品施用后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GF、SGA和SGB时,SMBC和SMBN均在施用量50 kg·株-1时达到最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酶指数(SEI)总体上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施入GF、SGA、SGB时,各个施肥梯度处理的土壤酶指数较CK分别增加93.33%~186.67%、14.58%~54.17%、119.05%~204.76%.通过主成分分析,依据各处理综合得分情况,不同堆肥产品总体上表现为:SGBGFSGA.施入GF、SGA和SGB,不同处理综合得分均为T50T10T5CK.说明施用堆肥产品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的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76.
以大连市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住宅区绿地、道路绿地4种典型城市绿地类型8个取样点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大连市城区不同绿地类型表层土壤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分异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园林绿地土壤在养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但土壤化学元素多呈无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77.
核电之窗     
《环境》2012,(10):28-29
8月16日,记者来到大亚湾核电基地,参观岭澳核电二期1、2号机组的主控室和常规岛,认识了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核电工作者,对核电基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前往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路上,深圳特区的现代和富庶一览无余:高速路两旁成片的工厂和高层住宅林立,深蓝色的海上巨轮和灯塔交错,茂密的山林中设计前卫别致的别墅隐现……而当车驶入大亚湾核电基地后,之前一路的繁忙喧嚣立即转变为沉静。员工宿舍、食堂、文化中心、办公楼及郁郁葱葱的园林绿地,让人感觉进入了世外桃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员工都知道,“大亚湾核电基地并不是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78.
<正>"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古人这首脍炙人口、令人陶醉的诗句所描绘的,就是现在著名香料植物——檀香木。檀香木是古老而神秘的珍稀树种,宗教界誉为"神圣之树",经商学称作"贵族之树",种植者称为"黄金之树",植物学家称其"寄生之树"。神圣之树檀香树,一种半寄生常绿乔木,高达10米以上,树干直径15~22厘米,属于檀香科檀香属。同属植物有  相似文献   
79.
O3浓度升高对南方城市绿化树种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地层臭氧(O3)浓度升高会降低树木的光合速率,抑制Rubisco酶的活性,势必会间接影响树木N素的吸收与分配.本研究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过滤大气(CF,<20 nL·L-1)与O3浓度升高(E-O3,约150 nL·L-1)对10种南方城市常用绿化树种幼苗N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E-O3使枫香叶生物量和马褂木茎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0.9%和21.4%,使枫香和马褂木的根生物量显著降低了24.2%和32.5%.O3对被测树种茎中N素含量影响显著,而对叶和根中N素含量无显著影响.O3对被测树种整株树N素吸收总量(Ntu)、叶片N素吸收量及根的N素吸收量存在显著影响,而对茎N素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与CF相比,E-O3使马褂木与木荷的Ntu分别显著降低了28.4%与22.7%,而使舟山新木姜子Ntu显著增加了15.5%.O3浓度升高对各树种N素吸收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北京市典型绿化灌木阻滞吸附PM2.5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丹  王彬  王云琦  张会兰  杨松楠  李昂 《环境科学》2014,35(9):3605-3611
选取北京市典型绿化灌木物种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矮紫杉,结合气室模拟与实地观测的方法,综合测定不同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同时,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5月间北京市区PM2.5浓度值,分析了北京市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由气室实验得到的4种植物对PM2.5阻滞吸附能力排序为:紫叶小檗>小叶黄杨>矮紫衫>大叶黄杨,其原因主要为叶片特征差异所致;室外测量结果表明,4种物种吸附能力排序为:小叶黄杨>紫叶小檗>矮紫衫>大叶黄杨.气室模拟与室外实测结果均表明,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具有较强的阻滞吸附PM2.5的能力;气室模拟与室外观测实验中植物阻滞吸附PM2.5能力的大小略有差异,其原因应与植物结构相关.同时,通过分析北京市PM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北京市冬季的PM2.5浓度值尤为高,且常绿灌木植物仍能表现出较好的阻滞吸附PM2.5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