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889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鼓风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单元之一,也是能耗最大的一个单元,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以及污水厂的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风压以及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风压超过设计值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及探讨,认为鼓风曝气系统设计和鼓风机选型时应考虑调节阀门及曝气器老化堵塞等问题带来的风压上涨,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92.
酸化作业是提高单井产量以及修复枯竭井的重要措施,返排废液具有酸性强、腐蚀性强、含铁高、矿化度高等特点。因此,有效减少铁离子等其他成垢离子,降低悬浮物浓度以达到《长庆油田公司采出水处理及回注暂行标准》是酸性废水处理的难点。实验研究Fenton试剂、次氯酸钠、曝气三种氧化工艺除铁效果以及污泥产生量,最终确定复合碱调节pH值后曝气氧化除铁工艺效果最佳,以1.48L/min流量曝气60min,处理后出水总铁为0.31mg/L,透光率为97.5%,总铁指标达到《长庆油田公司采出水处理及回注暂行标准》。  相似文献   
993.
隧道内风机布置方式对通风效率和汽车尾气净化有显著影响,为了优化隧道顶部风机横向布置,提高隧道通风效率,改善隧道内的环境质量,有效节约隧道运营通风能耗,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建立公路隧道射流通风模型,开展不同风机横向布置间距隧道内流场和污染物分布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内流场分布、纵向CO质量分数分布和不同截面CO质量分数分布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风机横向布置间距对隧道内的通风和净化除尘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流场分布与污染物分布规律相似;在风机横向布置间距为3倍风机直径时,升压折减系数为0.6154,达到最大值,此时隧道内的流场分布和污染物控制效果较好;因此,在进行风机布置时,建议将风机横向布置间距确定为3倍风机直径。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景观水体曝气与生物膜联合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景观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改善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生境条件,将水体曝气与生物膜复合净化技术应用于北京某疗养院5 000 m2景观水体,研究该技术提高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体中营养盐的效果,曝气方式采用新型的推流型射流曝气机,生物膜载体采用弹性生物膜填料.研究显示,该技术能使水体透明度从25 cm提高到了120 cm;水体中总氮(TN)、氨氮(NH4 -N)、硝氮(NO3--N)、总磷(TP)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2.4%、86.6%、90%和73.3%;水体底部溶解氧(DO)含量由4.3 mg/L增加到7 mg/L左右.环境水体透明度的提高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表明水体曝气与生物膜复合净化技术是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生境改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用充填陶瓷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研究碳和氮代谢特性。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氨氮为52mg/L左右、COD为100mg/L左右和回流比为200%时,经过20多d的运行,出水氨氮小于0.05mg/L、COD小于25mg/L、亚硝态氮为4.7mg/L和硝态氮为7.1mg/L,COD去除率达75%,氨氮去除率达99.9%,总氮去除率达78%;过大和过小的回流比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性能都是不利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一般城市污水以及含低COD、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6.
反硝化除磷工艺中二次曝气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英 《环境科技》2008,21(4):72-74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根据反硝化除磷菌开发的新工艺.结合试验重点探讨了二次曝气在该工艺中的作用:吹脱反硝化产生的附着于活性污泥上的氮气;缺氧段硝酸盐不足时提供O2作为二级电子受体使DPB污泥充分吸磷:p(COD)/p(N),p(COD)/p(P)比值偏高时,再生活性污泥。指出二次曝气在反硝化除磷工艺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广州白云山一峰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了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多级曝气-微生物制剂强化固定生物膜处理工艺,对该工艺的特点及设计体会进行了讨论。设计进水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为400~600mg/L、300~400mg/L、250~400mg/L、20~30mg/L、3~5mg/L、70~100 mg/L,出水为90mg/L、20mg/L、10mg/L、10mg/L、0.5mg/L、10 mg/L。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主要出水指标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8.1%、94.4%、97.9%、88.6%、94.6%、91.5%。该工艺具有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容易、能耗低、噪声低、运行可靠、稳定达标、剩余污泥极少、运行成本底、维护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低温(4~8℃)沸石一蛭石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厂尾水稳态运行时生物膜形态、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变化特征,分析了反应器内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膜形态、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有沿水流方向渐变的特点,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沿水流方向呈现递减的趋势.且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凌霄  胡勇有 《环境科技》2008,21(6):9-12
通过比较装有2种粒径分布(大粒径、小粒径陶粒堆积密度分别为4.5×10^2和5.4×10^2kg/m^3)的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对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Cr)及NH4^+-N、浊度的去除情况,考察短时水力冲击负荷及有机冲击负荷对不同粒径分布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2种粒径的陶粒曝气生物滤池,短时水力冲击负荷几乎不降低sCODCr及NH4^+-N的去除率,但导致浊度去除率的下降,说明曝气生物滤池有较强的抗短时水力冲击负荷能力;短时有机冲击负荷的增大导致sCODCr及NH4^+-N去除率的降低,但对浊度的去除却影响很小,而在解除冲击负荷后去除率很快恢复正常水平,说明大粒径滤池比小粒径滤池有较强的抗NH4^+-N短时冲击的能力,但小粒径滤池比大粒径滤池有较强的抗sCODCr短时冲击的能力,并能保持较高的浊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00.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芮  陈玲  陈季华 《环境科技》2008,21(6):20-23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和滤料截留效能于一体,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回用、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工艺,也是升级改造的良好选择。反冲洗是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根据反冲洗废水浊度变化确立了合理的反冲洗方式,并给出相关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参数,以期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