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97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769篇
基础理论   247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证明采用秸秆压块燃料替代煤炭进行供热的可持续性,对秸秆压块和燃煤供热系统的生命周期环境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IO-LCA)和过程生命周期评价(PLCA)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Hybrid-LCA)模型,核算了玉米秸秆压块和燃煤供热系统供应1 GJ热的生命周期CO2、SO2、NOx和PM2.5排放.结果显示,秸秆压块供热系统的生命周期CO2排放量为7 kg·GJ-1热,比燃煤供热排放减少121 kg.此外,秸秆压块供热系统比燃煤供热系统可以分别减少SO2排放98%、NOx排放76%和PM2.5排放58%.控制原料水分,通过减少原料收集和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耗损,减少能源转化过程的电力消耗以及控制原料收集半径等可以有效改进秸秆压块供热系统环境表现.  相似文献   
72.
掌握不同管理模式下稻田杂草群落特征,可以为杂草综合防治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借助稻-油复种系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江苏吴江,始于1987年),于2007年春季监测长期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施肥与秸秆还田对春季稻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作用。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化肥+猪粪+秸秆)杂草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下降;长期不施氮肥下杂草总密度显著增高,达1 810 ind./m2;长期不施肥时,田间野老鹳草成为优势种群,其相对密度达879%;全年秸秆还田(化肥+油菜秸秆+水稻秸秆)下,田间优势杂草种群为禾本科的看麦娘,其相对密度达697%;秋熟水稻秸秆还田下杂草生物量下降,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可以对稻油复种模式中春季杂草群落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73.
碧云天 《绿色视野》2012,(10):33-36
一提起秸秆,人们马上便想起狼烟滚滚.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引发一系列恶性交通事故的场景,如何给令人头痛的秸秆找条出路?一位海归女孩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将其做成“压缩干粮”卖给热电厂发电,还用秸秆制油,变废弃物为绿色能源,短短5年就赚到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取向,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5.
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部分组成。经过预处理、发酵和脱水可生成燃料乙醇,秸秆乙醇化技术已经备受关注。针对预处理、发酵和脱水3个过程的多种化学或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其不足。秸秆预处理中的超临界技术虽然设备制造成本高,但在秸秆资源化中与传统技术相比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具有反应迅速、无需催化剂、无产物抑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改性玉米秸秆吸附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ZnCl2作为活化剂,使用功率640 W的微波照射4 min的方法制备改性玉米秸秆。考察投加量、pH、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2 g,pH为6,改性玉米秸秆对Cu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8 h后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G<0,为自发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阿瓦提县国能生物发电项目的发电现状及实际运行效果进行统计,并结合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而说明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玉米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玉米秸秆活性炭,吸附次甲基蓝染料废水,进行动力学分析。本实验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与Langmuir方程拟合良好,R2=0.9857。采用Lagergren准一级速率模型、Lagergren准二级速率模型、Bangham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分别对秸秆活性炭吸附次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拟合,通过分析得出吸附过程与Lagergren准二级速率模型拟合最好,R2=0.9979。秸秆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达到909.09 mg/g,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9.
将农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推向新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再生资源是再生资源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品种再生资源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产出量大,我国是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t,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亿  相似文献   
80.
微生物降解农作物秸秆生产SCP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开始研究微生物降解农作物秸秆问题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仍未实现大规模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其原因在于,实际生产中缺乏纤维素酶系全且酶活力高的产纤维素酶菌种、性价比高的产SCP菌种,并缺乏工艺简单、投资低、耗能少的发酵技术,给中试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农作物秸秆的预处理方法、生产SCP饲料的微生物菌种、发酵工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为SCP饲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