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84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VSS算法用于抑制心电图中50Hz干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丽冰 《环境技术》1999,17(4):38-40
由于可变步长LMS(VSS)算法能有效地改善LMS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与收敛误差之间的矛盾,因此可以显著地提高对干扰的抑制性能。为进一步改善心电图(ECG)中的50Hz干扰的抑制性能,本文应用VSS算法。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参数与抑制性能的关系,并从各方面与LMS算法和其它改进的LMS算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2.
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对水稻幼苗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碳纳米管材料(CNTs)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从而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为明确进入水环境中的碳纳米管材料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险,本实验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20、40mg·L~(-1))的单壁碳纳米管材料(SWCNTs)对萌发期内水稻的发芽率、根长耐性指数和幼苗生长期内水稻的鲜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以及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在水稻根部的累积.结果表明,在萌发期,胁迫处理4 d后,与对照相比,10、20、40 mg·L-1SWCNTs处理组对水稻发芽率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但会延迟种子的发芽时间;水稻根长耐性指数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幼苗生长期,胁迫处理30 d后,与对照相比,水稻鲜重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分别下降14.2%、21.0%和38.8%;与此相类似,水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另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TEM)发现,SWCNTs颗粒分布在水稻幼苗根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中.SWCNTs对水稻生长起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3.
改性黏土矿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稳定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工程》2015,(9):158-163
为控制河流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将膨润土、硅藻土和海泡石分别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膨润土、Mn-硅藻土和酸改性海泡石,按照10%的比例添加至污染河流底泥中,进行稳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浸提剂作用下,有机膨润土和酸改性海泡石对Cu、Pb、Cr的释放皆具有抑制效果,Mn-硅藻土对Pb和Cr的释放皆具有一定控制作用。重金属形态分布结果显示,3种稳定化剂对Pb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分别使其稳定态增加92.85%、75.62%、71.02%,提升了Pb的稳定性;有机膨润土和酸改性海泡石使弱酸提取态Cu降低了39.05%和10.35%,Mn-硅藻土和酸改性海泡石则对含Cr底泥具有一定修复作用,使其不稳定态降低了22.25%和35.71%,二者的生物有效性均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液化天然气(LNG)泄漏的危害、扩散过程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LNG标准中涉及的泄漏扩散抑制技术及针对LNG泄漏扩散开展的抑制实验研究,分析了强制水幕、防护堤设置和高倍数泡沫等抑制技术的优缺点,为有效控制LNG泄漏扩散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5.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藻华现象,分析了国内外基于化感作用抑制藻华爆发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该技术的三大主要优势:抑制高效性、选择抑制性及环境友好性,并介绍了化感植物与藻类共培、直接投加化感物质、采用缓释技术投加化感物质3种抑制方式,最后指出目前该技术仍需丰富抑藻条件研究、克服“低促高抑”现象等问题,以期使化感抑藻技术尽快成熟并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36.
渤海某油田硫化氢治理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渤海某油田上下游流程中存在的硫化氢问题,分析了硫化氢成因,展示了对上下游硫化氢治理采取的不同治理措施及效果。具体措施为:在上游.通过在注水井中加注生物抑菌剂,刺激地层中的NRB生长,与SRB争夺营养源,抑制SRB的繁殖.从而降低实验区块的硫化氢含量;下游处理厂在原油沉降罐、调储罐、气浮选罐各排气口设置活性炭脱硫塔,对尾气充分脱硫后再外排.使厂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7.
陈竽秀 《环境》2014,(2):73-75
正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销毁收缴来的非法野生动物制品虽然减少了商品的供给,有可能推高市场需求,但在推高需求的同时,野生动物制品的价格也在上涨,反过来又会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1月6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广东东莞举行"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一件件白里泛黄或者泛褐色未加工的大象牙,摆放在展示台中间,精致的佛像和镯子等小件象牙制品环  相似文献   
38.
为揭示化感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的抑制机制,研究了DBP对短裸甲藻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亚显微结构、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引起了细胞MDA的积累,3 mg.L-1的DBP处理组在72 h处出现最大值,为0.34μmol.(109cells)-1,是对照组的2.3倍;细胞膜出现大量突起,细胞内形成大量液泡,膜结构解体最终空洞、死亡.CuZn-SOD位于藻细胞质,在DBP影响下,活性升高,表明藻细胞质(包括细胞膜)内积累的ROS诱导了酶的活性;而位于线粒体的Mn-SOD活性降低,可能是由于ROS在线粒体内积累过度导致其失活,DBP可能通过作用于短裸甲藻线粒体和细胞膜,从而引起藻细胞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空洞化死亡.该结果对赤潮化感抑制剂的实际应用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以Suwannee River Fulvic Acid Standard II(SRFA)、Upper Mississippi River NOM(UMRN)、Elliott Soil Humic Acid Standard IV(ESHA)和Leonardite Humic Acid Standard(LHA) 4种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为研究对象,利用125 W高压汞灯作为模拟光源进行室内模拟光解实验,考察了DOM对冰相中蒽和芘光降解的影响.其中,SRFA和UMRN是水源DOM,ESHA和LHA是陆源DOM.结果表明,蒽和芘在冰相中均可以发生直接光降解.4种DOM对冰相中蒽和芘光降解的影响行为并不相同,水源DOM对冰相中蒽和芘光降解的影响程度小于陆源DOM.DOM对冰相中蒽和芘光降解的抑制以光屏蔽效应为主.4种DOM对冰相中蒽和芘光降解均产生淬灭效应,但淬灭程度相异,DOM对蒽激发态的淬灭程度高于其对芘激发态的淬灭程度.与DOM共存条件下,冰相中芘的表观光解速率常数与DOM的SUVA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40.
张阳  王秀杰  王维奇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369-4376
从实验室A2/O小试设备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高亚硝酸盐氮(NO2--N)积累率的反硝化菌株ZY04,经过16SrDNA鉴定和基因比对后,初步鉴定为Acinetobacter johnsonii.使用Logistic模型可以很理想地拟合菌株ZY04的生长特性曲线,得到生长方程常数a=0.6588,b=24.08,k=0.2413.在维持初始基质中硝酸盐氮(NO3--N)浓度为100mg/L的条件下,改变碳源乙酸钠的浓度,使碳氮比(TOC/TN)为3.5,4.5,5.5,6.5,研究菌株ZY04部分反硝化性能,发现该菌株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均能够保持95%以上的NO3--N降解率,在碳氮比为3.5和4.5时,17h后NO2--N积累率达到70%以上;在碳氮比为5.5和6.5时,NO2--N积累率在更快的11h后达到85%以上,碳氮比为5.5时达到最高NO2--N积累率91%.使用Aiba,Edwards和Andrews模型对菌株的基质抑制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可以很好的拟合NO3--N和乙酸钠对菌株的单基质抑制动力学,在双基质抑制的9种组合中,有6种模型成功拟合了NO3--N和乙酸钠对菌株的双基质抑制动力学,得到了相关半饱和参数和基质抑制参数,相关系数(R2)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