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20篇
综合类   35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冯盟蛟  张文胜  次永伟  程建  张毅  匡以武 《环境技术》2023,(10):184-190+201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试验夹具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试验夹具的特性对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某航天阀门的试验要求,对原有的存在缺陷的试验夹具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试验夹具进行特性分析,确定改进后力学试验夹具性能更加满足产品试验要求。本文基于改进后力学试验夹具进行航天阀门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采用多点平均控制的方式完成了包括扫频、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冲击试验在内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满足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982.
983.
为了分析研究介质水深度的变化对水下爆破振动波和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对不同水深条件下的水下爆破炸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在数值分析模型中的不同节点位置设置的监测点,得出了在不同水深条件下的爆破振动及冲击波检测数据,结合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可以表征水下爆破振动速度及冲击波强度传播衰减规律的数学模型。经现场测试数据验证,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的精度为91.75%,冲击波强度的预测精度为87.94%,为水下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4.
为模拟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Direct 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power Generator,DDPMG)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故障振动的共性,实现对风力发电机故障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DDPMG模拟研究方法,借助变速调频装置改变同步发电机的转速,模拟DDPMG的振动,可有效区分3种不同类型的机械故障,并有效定位故障点。实验结果表明:ZonicBook618E振动测试仪对DDPMG故障类型的模拟是真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5.
对沪宁城际铁路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高架桥段地面振动竖向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地面振动特征及其传播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主频在70Hz以下,属于低频振动;地面振动峰值速度和加速度随着离高架桥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0m以内地面振动衰减幅度较大;地面振动峰值随列车时速的提高而增大,车厢数量对地面振动峰值和主频成分的影响不明显;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对一般性建筑物影响不大,列车时速为300km左右时,地面振动速度超过办公室等公共建筑的允许值,列车时速为200km左右时,地面振动速度超过居民住宅的允许值;与其他高速铁路的地面振动实测值相比,沪宁城际铁路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高架桥段地面振动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86.
盾构隧道整体道床剥离病害是影响地铁行车稳定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列车振动作用下剥离病害的演化规律,以成都地铁某区段为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建立盾构隧道数值模型,根据地层情况、列车轴重及载客情况确定隧道结构受力,利用 DLOAD 子程序编写移动荷载实现列车动载模拟,分析列车动载作用下剥离的分布及发展规律,确定结构最薄弱位置。同时,设计剥离裂缝现场动态监测系统并用于实测,得到的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规律一致。最后根据研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剥离病害的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列车动载作用初期的冲击荷载对道床剥离影响最大,随后在动载作用下,剥离量幅值会逐渐减小;②道床伸缩缝是结构最薄弱位置,列车动载作用引起伸缩缝处的剥离量最大;③提升道床?管片结构整体性可作为病害防治设计思路,如提升道床与管片间粘结面强度、增加锚固措施等,可减少剥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7.
振动频率对饱和砂土液化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对饱和砂土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实验,探讨了振动频率对液化强度数值的影响程度。在1.0、1.5固结比和0.05、0.10、1.00 Hz振动频率条件下,针对相对密实度分别为70%、28%的密砂和松砂进行了100、200、300 kPa围压和100 kPa围压条件下的液化强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密砂和松砂在各种固结条件下,液化强度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破坏振次时,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液化强度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均符合线性关系;振动频率由0.05 Hz变化到1.00 Hz时,液化强度相差达25%以上;动强度指标φd值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相差12.2%;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砂土达到液化破坏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振动频率对松砂液化强度的影响比对密砂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8.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应特性和典型测试点的桩土动力p—y滞洄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初期,单桩和群桩试验孔压增长不大,随后单桩孔压迅速上升,振动后期逐渐下降至0.5,而群桩孔压则上升缓慢;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步升高后又迅速降低,且加速度放大值略大于台面加速度值,群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渐升高时就达到了最大,且随着孔压比的升高,加速度没有继续放大,而是逐渐减小,直到后期与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重合;饱和砂土液化对单桩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的影响较大,群桩承台侧向动力响应对液化的敏感程度略低于单桩承台;在振动输入和承台输入相同的条件下,液化后的群桩基础比单桩基础能更好地抵抗侧向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9.
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和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由结构无损伤时某2个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样本构成结构的参考总体,以结构损伤状态时相同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构成待检样本集;其次,把待检样本逐个代入到参考总体中,构成多个原始数据矩阵;然后,对所有原始数据矩阵进行主元分析并构造相应的控制椭圆和T2控制图,以前2阶主元在控制椭圆和T2控制图中的分布来确定结构是否存在损伤;最后,用一钢框架结构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引入振动传递率幅值的总体变化来识别结构损伤位置,损伤识别结果显示,此损伤指标能够很好的识别结构单一位置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0.
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采用拟负刚度控制方法时,结构响应与外荷载之间满足齐次性;其次,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地震荷载作用下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外荷载与结构的频率比大于1或结构的周期较长时,拟负刚度控制对结构绝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要好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控制效果,对结构位移的控制效果要差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