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于放射线,人们了解最多的可能是医院进行的放射检查,其实放射线早已伴随在日常生活中。山东省烟台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近日提醒,生活中的放射线不能轻视,也应注意防护。专家介绍,烟叶中含有铀、镭-226、钋-210、铅-210等放射性物质。对于每天抽一包半香烟的烟民来说,他们每年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烟叶中的放射性物质特别容易进入支气管,在支气管的分叉部位积累,导致支气管上皮肿瘤,所以抽烟是患气管和支气管肺癌的潜在原因之一,从防护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恐怖的核辐射给日本国民造成巨大的恐慌,恐慌蔓延至中国竟演变成一场荒诞的抢盐风潮。在强大的核能面前,人们无法做到淡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人们的心目中,核辐射是个让人有些害怕的词。其实,若我们对核辐射稍有了解,则大可不必谈"辐射"色变。如果我  相似文献   
13.
由于核武器试验和事故(如众所周知的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事故),人工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核电站和核燃料循环设备也会有非常低水平的核物质排放.为医疗和研究目的的放射性物质生产和使用也会造成一定量的环境排放.该书中包含以下几个章节: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总原则;由核能的各种使用方式产生的放射性核的环境水平;其它工业产生的放射性核.该书的可能用户可能包括负责为立法或相关目的提供信息或数据的人.  相似文献   
14.
核电安全     
<正>2010年6月16日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该负责人指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  相似文献   
15.
<正>当你要装修房子时,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要空置一段时间再入住,让装修时残留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挥发殆尽。此举固然可以消灭掉部分生命力较弱的有害气体,但大部分意志坚强的有害物质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除的,有些有害物质无色无味,根本无法感知,如氡(肺癌的主要致病物)、γ射线等放射性物质甚至会永久性存在。即使是环保建材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绿色环保建材是指建材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释放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但并不是完全不含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不断增加及运输种类的多样化发展,货物运输对环境和人身影响与安全越来越重要,有必要修订TB/T 2089—1997《铁路运输放射性物质卫生防护规定》。介绍修订TB/T 2089—1997的必要性、修订原则、整体框架、修订依据和新旧标准的差异,促进新标准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发布了保护工人远离放射物辐射的ISO27048:2011《辐射防护—评估人员内部放射性物质剂量监测》标准。该标准将有助于实现最优的人员个性化管理和对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活性炭吸附,对某一饮用水水源水中放射性物质α和β去除的实际工程运行进行了讨论,为去除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环境》2012,(1):32-33
为了防止和应对放射性物质的意外泄漏,我国核电厂址选择充分考虑地震、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等社会环境.各方面条件要求严格到近乎苛刻.选址要研究调查:人口密度与分布、土地及水资源利用、动植物生态状况、农林渔业、工矿企业、电网连接、地质、地形、地震、海洋与陆地水文、气象等历史资料和实际情况,应急撤离路线的考虑及其对应急响应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