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3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高温热表面油液蒸发的时变性热质传递模型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热表面油液蒸发热质传递过程的时变性,考虑这一过程中的对流传质传热,建立了热环境作用下油液蒸发的热质传递模型方程,通过无量纲变换,求得空间浓度分布和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庚烷为试验对象,对高温热表面油液蒸发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庚烷蒸发过程中,刘易斯数大于1,传热速率大于传质速率;蒸发导致的质量损失与时间平方根的成正比,与液面的面积成正比,且与质量扩散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饱和蒸气浓度越大,蒸发速率也越大。油液蒸发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为有效降低室内PM2.5,指导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设计选型,推导了新风机组净化效力和净化能效评价指标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自行研制的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分析了2种过滤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净化PM2.5的特性。结果表明,MERV 7+16和MERV 7+13的计数效率均随颗粒物粒径增加而提高,且前者的计数效率高于后者;由于滤材的不同,MERV 7+16的初阻力更小。MERV 7+16的渗透系数更小,其净化效力也要大于MERV 7+13;由于PM10在室内的自然沉降作用更显著,过滤器对PM10的净化效力明显大于PM2.5和PM1。将室内新风负荷作为新风机组能耗的一部分,在对比天津和南宁地区新风机组的净化能效时发现,由于两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处于天津地区的新风机组若要在冬季获得同等的洁净空气量,需付出更多的能耗代价。  相似文献   
43.
负压蒸发技术处理废弃钻井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负压蒸发技术处理3种不同组分的废弃钻井液。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蒸发温度为79℃;当蒸发温度低于95℃时,相15~#原液的出水氨氮质量浓度、悬浮物质量浓度、色度分别低于3.40 mg/L、0.093 mg/L、11倍,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当蒸发温度低于79℃时,钻井液1和钻井液2的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低于37.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均低于0.080 mg/L,色度低于13倍,COD低于114.0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通过后续过滤除油工艺可降低钻井液中的石油类质量浓度,使最终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45.
采用CFD商用软件STAR-CD对汽油机冷启动过程中燃油蒸发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油滴初直径、油滴初速度、进气温度、燃油温度、喷射定时和转速对燃油蒸发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温度、燃油温度和转速对燃油蒸发有重要影响.进气门开时,在进气温度为-7℃和90℃时,蒸发率分别为5.7%和25.0%;相应地,在燃油温度为0℃和60℃时,燃油蒸发率分别为5.7%和22.0%.油滴初直径和喷射定时对燃油蒸发率有一定影响,油滴初速度对燃油蒸发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谷氨酸生产废水和味精生产废水的性质作了简要介绍,针对该类废水提出了蒸发浓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治理工艺。结果表明,经该处理工艺,废水中的COD、BOD5、NH3-N等指标均能够达到《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中的标准要求。工艺流程简便可行,效果明显。在实际中有较大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7.
2-萘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萘酚生产现状、市场形势及污水特点,在总结当前2-萘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2-萘酚污水的双效蒸发-冷凝结晶工艺。该工艺回收2-萘磺酸钠并加以再利用,回收率可达到50%以上,余下的浓缩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钠。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排放污水,其净化程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8.
四效蒸发处理小麦淀粉/谷朊粉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四效蒸发处理小麦淀粉/谷朊粉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回收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饲料,不仅能够使废水达标排放,而且能够提高生产线的总体经济效益,在废水治理中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9.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氯化钾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硫酸钾铵法制取硫酸钾。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其质量达到ZBG-21006-89国家标准,且此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条件易控制,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0.
中和-氧化-絮凝调节法处理硫酸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探讨了含砷硫酸生产废水的中和-氧化-絮凝调节法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处理这类废水,所用中和剂和氧化剂分别以废氨水和双氧水为佳,并针对废水本身的理化特性进行絮凝调节法深度处理,效果明显,工艺流程简便可行,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