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利用TM影像监测和评价大亚湾温排水热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热污染一直是环保工作中一个关注焦点,在对水热污染的日常环境监测中,往往存在测量不方便、区域评估不准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便捷、大范围、动态等特点对水热污染进行有效地监测和环境评价是本研究的重点。文章利用多个时相的TM数据热红外波段影像,对广州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水域进行了水温的反演,有效地对核电站温排水强度、扩散范围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证明,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地完成水热污染的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92.
悬移质在河流的砷以及重金属转化迁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载体作用,因此,研究悬移质吸附的影响因素,对确定河流中砷以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分别从温度、含沙量、水体、pH值、悬移质中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对悬移质中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部分的验证了前人对悬移质吸附影响因素的理论。  相似文献   
93.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94.
水电工程干扰下澜沧江典型段的水温时空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澜沧江流域漫湾库尾至大朝山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1978~2005年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表层水温、下泄水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电工程建设后库区蓄水对表层水温有着明显的增温效应,坝前表层水温仅5~8月低于气温,其余所有月份坝前表层水温均高于建坝前的天然表层水温,时间分异性减弱.库区出水温度一般冬季(干季)高于气温和天然表层水温,而夏季(雨季)则相反,与天然水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有2个月的滞后性.从库尾到坝前,表层水温与天然气温逐渐接近,水温/气温比与距离大坝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漫湾库区下泄水对大朝山库区的水温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工程对澜沧江典型河段的水温时空分布存在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95.
对英那河水库扩建运营后,可能出现水库水温分层现象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分层及水库富营养化的程度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水温分层对下游用水影响的对策及控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6.
亭子口库区水温变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亭子口水库形成以后,将改变嘉陵江苍溪河段的径流分布状况,通过水库的调节作用来满足水利枢纽各用水功能(如灌溉,发电,防洪等)的要求;同时,水库也改变了天然河流水体的热状况,对库区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水温一维扩散模型模拟了建库后的水温分布,并就库区水体热状况的改变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在上一讲介绍的水蒸气爆炸是温度比水高ΔT的炽热金属与水接触而形成的.与此相类似,比水温低ΔT的液化气体流至水面,也会引起爆炸,这种由于低温液化气急剧气化形成的爆炸称之为低温液化气蒸气爆炸[1].  相似文献   
98.
海州湾多纹膝沟藻赤潮的动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海州湾发生的一次多纹膝沟藻赤潮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赤潮发生期间的环境因子和赤潮发展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环境因子和赤潮藻类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赤潮的主导因子为COD、叶绿素、PO3-4-P和pH值.相关分析表明在建立藻类浓度反演模型时需考虑藻类浓度与PH值间线性关系,藻类浓度与DO、叶绿素、COD、PO3-4-P间非线性关系,可以将水温、气压、盐度等作为独立因子考虑.  相似文献   
99.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0.
英那河水库扩建工程运营后,大坝加高,出现了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库水温分层现象。本文运用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分层及水库富营养化的程度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水温分层对下游用水影响对策及控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