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正确选型和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了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在选型和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我国首套完善的煤层含气量测试方法由新得公司华北局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完成.有评价认为"煤层含气量测试如何准确求取逸散气量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该项研究成果应用自己创建的模拟装置全程模拟煤岩解吸过程,判断和指导逸散气量的精度及方法选择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3.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针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本底差异较大,检测期间发光变化幅度宽的问题,在传统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实验中,引入校正因子(PI丙酮),研究了磁力搅拌时间、培养时间、培养代数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EC50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实验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13.1%之间.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为获得可靠的毒性实验数据,进行多组分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4.
针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道气SO2过程中所存在的湿度、负压,以及NO2、CO等气体的干扰问题,依据现场监测条件,运用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湿度、负压和干扰气体产生干扰的原因以及对SO2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了消除湿度、负压和干扰气体影响的方法,并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道气SO2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提供的方法对安全帽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同一顶安全帽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一种实验结果为"合格",另一种实验结果为"不合格"。进而研究发现,标准仅对火焰的长度和颜色作了简单的要求,并未对燃气压力、火焰温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从而导致同一顶安全帽有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建议在以后的标准修订中,对试验用气体的纯度和实验时气体的压力有所要求,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唯一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6.
近来,PM2.5因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而受到社会关注,其防治已成为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之一。我国水泥产量已占全球的60%,且今后几年可能还会增长。据统计,2009年我国水泥行业颗粒物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30%。这些颗粒中有多少PM2.5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这些颗粒物的PM2.5该如何测试?哪种方法更好?将针对新型干法水泥厂烟气的特点来探讨合理的PM2.5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7.
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旨在为我国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详述了烟气中SO_3的燃烧前、燃烧中及燃烧后控制技术;燃煤烟气中SO_3的测定主要应用先采样后分析SO_4~(2-)的方法,SO_3的采样主要使用异丙醇吸收法和控制冷凝法,SO_4~(2-)则主要使用容量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及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此外,分析了不同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可行的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目前阻燃服的现行标准及市场要求,通过分析目前的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引入吸湿速干性作为辅助指标,模拟工作服在汗液滴入服装表面时的着装状态,经过大量测试及数据分析,确定目前市场中阻燃服吸湿速干性能的大致情况,为今后阻燃服的标准修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