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旋风分离器内高速旋转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计算方法已成为研究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离散化方式和压力插值方式对旋风分离器内部计算流场的影响,并将所得数值结果与已知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以期得到最适合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旋风分离器内部复杂流场的流动,运用雷诺应力模型(Low-Re Stress-Omega)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强制涡中心涡流的运动情况,同时采用SIMPLEC算法、二阶迎风离散化方式和PRESTO压力梯度插补格式能够获得最好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2.
粘土衬垫的防渗性能和吸附阻滞性能对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建立一维对流-弥散模型,分析了渗透系数、扩散系数、入渗强度、吸附能力对渗漏量及衬垫击穿时间的影响。考虑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建立能反映土体分层、土体非均质性、地下水运动及宏观弥散等复杂因素影响的污染物运移二维分析模型,并对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保持填埋场在低渗滤液水位下运行,对提高衬垫的防渗效果及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受材料本身性质、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粘土衬垫的渗透系数变异性往往较大,渗透系数提高一个数量级时,衬垫击穿时间显著缩短;渗透系数恒定时,衬垫击穿时间与材料阻滞因子成线性变化关系;地下水分布及运动情况对污染物运移及分布有重要影响,地下水位越低,竖向入渗越明显,入渗区下部土体的吸附性能发挥越充分,到达地下水及下部土体的污染物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93.
针对分散填料曝气塔中多相流的流态与传氧过程,实验了布气方式以及海绵和陶粒2种填料对于体系的气含率εg、流态以及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在表观气速U范围(0.01~0.18 m/s)内观察到81孔布气板(Φ1 mm)体系出现3个明显相区,孔数过少(25孔),或者孔间距较小(225孔)均没有明显过渡区,在湍流区(U>0.118 m/s)3种布气板的气含率没有明显差别。海绵填料体积分数εs<25%时体系的气含率没有明显变化,35%时气含率下降且过渡区提前出现。在非均相区,海绵填料明显提高了体系的传质系数KLa。陶粒填料降低了气含率,固含率对εg的影响差别不明显,同时降低了多相流体系的KLa,且随着固含率的增加KLa降低。对比多种操作条件,单位体积空气传氧能力KLa/εg无明显差别,但在81孔布气板的过渡区KLa/εg出现一个明显的极小区间,说明过渡区传氧效率较低。在特定的实验操作条件下,KLa/εg较为稳定,这为深入理解两种气泡群体的共存体系在传氧性能方面各自的权重,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94.
山地地形重气扩散模拟中湍流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类似开县井喷的毒气扩散事故,研究山地地形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湍流模型对重气扩散进行大范围数值模拟.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相同条件下,采用密切值法对6个BANS模型(RSM、标准k-ε、RNG k-ε、可实现k-ε、标准k-ω和SST k-ω)的计算结果进行多方案选择,同时参考模拟中所消耗的CPU时间,使选用的模型尽可能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之间取得平衡.结果表明,对山地条件下的大范围毒气扩散事故的模拟,采用标准k-ε模型时可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之间取得较好平衡.可见,对山地地形条件下大范围重气扩散的数值模拟宜采用标准k-ε模型.  相似文献   
95.
详细阐述了湍流凝聚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的核心理论,通过该技术在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水预处理工艺上的应用实例,介绍了系统设计、设备构造、原水水质、初期调试数据、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6.
近海水域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的精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研究近海水域水质污染与控制的三维精细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 ,针对近海水域水污染的特点 ,选定一个包含有二十多个状态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系统作为研究和模拟对象 ,建立了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水域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的精细模型 ,并成功地应用于日本博多湾的水质模拟。  相似文献   
97.
"挡风抑尘墙"对粉尘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立新  张咏冰 《环境保护》2005,(5):37-37,71
为解决我国露天储煤场的煤尘污染,秦皇岛市环保科技开发公司根据秦皇岛市港口煤尘污染情况,就解决露天煤堆场的煤尘对周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挡风抑尘墙”技术。其机理是通过降低来流风的风速,最大限度地损失来流风的动能,避免来流风的明显涡流,减少风的湍流度而达到减少起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应用美国Tiros-N卫星资料对上海地区下垫面温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晴天城市下垫面温度均高于郊区。城市内部下垫面温度差异则与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工厂密集区以及黄浦江、苏州河水域温度特征有关。 通过对接近同步的卫星下垫面温度资料与实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白天城市下垫面增温速率比郊区快,而气温的增温率相差不大。因此白天当下垫面温度热岛十分显著时,气温热岛并不一定显著,甚至完全不存在。但与此同时,白天城市下垫面的增温引起的能量下传和储存却为夜间城市热岛的形成奠定了能量基础。这部分能量在日落以后,以长波辐射湍流热交换等形式提供给城市大气,部分地补偿了由于大气长波辐射而损失的能量,使城市气温下降缓慢,相对于降温较快的郊区来说,便形成了城市热岛。  相似文献   
99.
刘国麟 《环境保护》1993,(12):14-14
在粮食加工厂中,过去大都采用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或脉冲除尘器等,但均有不足之处。而湍流除尘塔,则是一种较好的能克服上述不足的除尘设备。湍流除尘塔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维护方便,处理风量大、除尘效率高,阻力损失小,耗电耗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针对火电厂输煤系统作业环境粉尘治理而研制开发的新型湿式湍流除尘器的设计思路、设备结构、技术特点及在电厂输煤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