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752篇
安全科学   40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1641篇
基础理论   480篇
污染及防治   196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根袋土培试验,研究了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重金属富集植物黑麦草生长、锌镉积累、根分泌物及根际Zn、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镉共存下(8 mmol/kg Zn+2 mmol/kg Cd),黑麦草对锌、镉的吸收为协同效应;仅镉污染时(2 mmol/kg Cd),镉对植株吸收锌为抑制效应.黑麦草吸收的锌、镉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以锌、镉复合污染时植株地上部对锌、镉的富集量最大,分别达到3 108.72、73.97 mg/kg,具有作为土壤重金属锌、镉污染植物修复材料的潜力.根际的松结合态锌、镉(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含量大于其非根际的松结合态锌、镉含量.Cd污染和Zn、Cd复合污染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镉形态均以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Zn污染及Zn、Cd复合污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各锌形态以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而Cd污染的根际和非根际的锌形态则以残渣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Zn、Cd污染促进了黑麦草根系氨基酸的分泌,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以Zn、Cd复合污染根际土壤氨基酸总量最大,分别为对照、Zn和Cd污染的1.95、1.54和1.40倍,根际土壤的pH值最低(5.18).根际氨基酸含量在重金属胁迫下明显增加,可能与黑麦草适应重金属胁迫有关.根际pH值高于非根际是根际Zn、Cd有效性大于非根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电子探针研究水泥净浆中Cd和Ni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靖川  杨玉飞  黄启飞 《环境科学》2011,32(6):1825-1830
模拟水泥窑高温煅烧掺有Cd、Ni化学试剂的水泥生料,由制取的水泥熟料制备水泥净浆片.通过电子探针的点、线、面分析,研究了水泥净浆中Cd、Ni的整体分布和在不同矿物相中的具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d、Ni在水泥净浆中均出现了富集现象:元素分布图像显示Cd主要赋存于水化氢氧化钙(CH)晶体中,主要以Cd/Ca氢氧化物形式存...  相似文献   
993.
洱海水体溶解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通过分析多年洱海水体中溶解氧、氮、磷和叶绿素浓度,结合沉积物氮、磷形态结果,研究了水体中溶解氧与其氮、磷浓度和叶绿素浓度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2~2009年洱海水体中溶解氧在6.61~7.42 mg·L^-1之间变化,多年月均值9月最低为6.42 mg·L^-1,总体呈下降趋势.水体溶解氧浓度呈由北向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94.
沉积物悬浮频率对水体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大鹏  黄勇  范成新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0):2217-2222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沉积物在不同频率下的悬浮过程,研究了悬浮频率对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悬浮导致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降低,30d时,藻类可利用态磷(AAP)占悬浮物总磷(Tot-P)的百分比仅为初始状态(56.75%)时的26.24%(悬浮频率较小)和20.04%(悬浮频率较大).内源磷形态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995.
城市重污染河道底泥对外源磷的吸附和固定机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李大鹏  黄勇  袁砚  范成新 《环境科学》2011,32(1):96-101
以重污染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为材料,研究了周期性加入外源磷条件下,间歇扰动对底泥吸附和固定外源磷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扰动状态下,39d内底泥对外源磷的累积吸附量达到363.4 mg·kg-1,远高于静态试验(213.2 mg·kg-1).内源磷形态分析表明,扰动状态下底泥吸附的外源磷中超过61%被结合到铁铝结合态磷(Fe...  相似文献   
996.
湘江株潭长段江水(枯水期)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和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江株潭长段江水中(枯水期)的总汞含量为(1.881 ±1.854)μg·L-1,以颗粒态汞为主.总汞和溶解态汞最大值都出现在霞湾,霞湾-湘潭段衰减快,此后缓慢衰减一直到洞庭湖.沉积物中总汞平均含量为0.846 mg·kg-1,处于高的污染水平,沉积物总汞的最大值也出现在霞湾,达到3.268 mg·kg-1.远远超过国...  相似文献   
997.
Indian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has shown good potential for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eciation and bioaccessi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metal-rich Indian mustard leaves. Incubation experiments (1-, 3-, and 6-month) were carried out in Beijing and Hunan soil with metal-rich Indian mustard leaves addition (1% and 3%) and the e ects of mustard leaves addition on the speciation and bioaccessibility of heavy metal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mustard leaves led to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pH and DOC in the Hunan soil. Both 1% and 3% of mustard leaf amendment caused the percentage of the exchangeable (F1), precipitated with carbonates (F2), bound to Fe/Mn oxides (F3) and bound to organic matter (F4) fractions of Pb and Cd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the residual fraction (F5) of Cd and Pb significantly dropped in both Beijing and Hunan soils. Mustard leaf addition caused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Pb to decrease in the gastric phase, whereas the values increased in the small intestinal phase. The Cd bioaccessibility increased with mustard leaf addition in both the gastric and small intestinal phases. In conclusion, the metal-enriched mustard leaves addition induces Pb and Cd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mobility increasing in the Beijing and Hunan soils. Therefore, heavy metal risk in metal-enriched plant leav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hytoremediation system in which heavy metal might be brought back to soil and changed over time.  相似文献   
998.
PACl-Al30絮凝剂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30个铝原子的Al30是继Al13之后新发现的一种高铝聚合形态,与Al13类似,具Keggin结构,也被认为是聚合氯化铝(PACl)中的新型优势混凝形态。文章从PACl发展的视角,对Al30形态的合成、鉴定以及混凝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就高Al30的合成、新型Al30复合硅絮凝剂的开发以及其表征和混凝机理研究等三个方面作出了有关展望。  相似文献   
999.
苦丁茶树土壤铅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冬青科(Ilex)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冬青科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残渣态>有机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铅在此类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态存在,两者总量占土壤中总铅量的90%以上,显示出生物利用性较大的Pb形态含量相应减少。从非根际土壤到根际土壤,6种茶树土壤铅的各种形态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改变,其改变情况虽各有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生物有效性较大的碳酸盐态铅和生物有效性居中的铁锰氧化态铅、有机态铅有下降趋势,而难于被植物吸收的残渣态铅含量有上升趋势,表明冬青科苦丁茶树的根际环境具有一定的降低重金属铅污染的阻截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铅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含铅、镉的试液中加入pH=5.72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3.20 mL,泵的转速恒为5 mL/min,用自制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对试液中的铅、镉在线富集150 s,1.50 mol/L HNO3溶液洗脱20 s,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的含量。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80.0μg/L、0~40.0μg/L,检出限分别为3.0μg/L、1.0μg/L,富集倍数分别为40倍、35倍。用该方法测定地表水中铅、镉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