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469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707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回燃及其对腔室火灾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火灾中的两种特殊火行为-轰燃和回燃的发生机理出发,着重讨论了回燃在整个火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回燃对轰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回燃和轰燃同为火灾全过程中的分过程,并且由于二者发生机理的相似性,因而,它们可以建立联系。当具备合适的热解产物浓度时,回燃过程可以使火灾系统的状态突变到完全发展状态,即引发轰燃。  相似文献   
82.
《江苏劳动保护》2007,(5):37-38
防火防爆设备可以分为阻火装置(设备)与防爆泄压装置(设备)两大类。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些装置(设备)能够起到阻止事态蔓延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作用,属于限制性措施。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3.
针对某地下大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在防火分隔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几种常用防火分隔方法的适用性,初步设计几种防火分隔替代方案.采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思想,分析替代方案所应达到的安全目标,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评估这些方案的分隔效果,给出火灾时防火卷帘迎火面和背火面的温度发展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防火分隔方案3能够达到防火墙的分隔效果,满足该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4.
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了瞭望员安全报火的方法,即目测法、交叉法、航点法.文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说明、比较、分析,提出了上述方法各自的方式、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进行安全报火的基本条件,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报火达到了安全防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段富 《安防科技》2007,(5):43-44
运用流谋体技术实现了在网络中连续传输实时的多媒体.讨论了如何利用开放软件包MPEG4IP在Linux下进行MPEG~4压缩编码.使用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流协议(RTSP)实现了这一技术.所设计的以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为构架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通过浏览器软件在远程客户端直接地观看到监控图像.  相似文献   
86.
从旅游产品网络团购的研究视角,以中国26个旅游地旅游产品网络团购流为研究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法、位序—规模法研究“十一黄金周”旅游产品网络团购流向、省际流向、省内流向特征.研究发现:①旅游产品团购流省际流向整体上表现出微弱离散、相对均衡分布特征,局部表现出一定的流向聚集性.②省内团购流流向受产品导向表现出集中性、首位集中性的特点,且团购流省内流向具有城市等级性.③团购流流向显示各省份旅游产品网络团购营销的强与弱、省内非省级城市团购营销的不足.  相似文献   
87.
从分析煤炭自然的条件出发,提出了火源点的分析原则,并应用这些原则对兴隆庄煤矿的煤炭自然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8.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混合交换的重要区域,该混合特性也是识别其范围的难点。为确定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的识别方法与变化特征,选取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明显的武汉市汉江-府河河间地块冲湖积平原为研究区,构建了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流场轨迹,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和局部的水流系统,总结了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模式,并结合MODPATH模块追踪地下水流运动轨迹,识别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完全混合交互带的范围在汉江顺流方向由40 m不断拓宽至180 m,沿长江流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整体缩小但保持在70~100 m范围内;粒子运动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与交互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表水形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确认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90.
湿式除尘机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际气体绕水滴运动出发,分析和讨论粉尘粘性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重新探讨了水滴捕尘机理,补充和发展了现有湿式除尘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