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4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处置铬渣,探讨了高温自蔓延技术还原解毒固化铬渣的机制。以铝粉和三氧化二铁作铝热剂,与铬渣充分混合,用镁条点燃引发自蔓延反应,最终得到铬渣固化体。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自蔓延技术能有效固化铬渣,铬渣的掺渣率高达44.94%。浸出实验结果表明:A组(铬渣原样)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未检出;B组(铬渣原样+重铬酸钾)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为0.117 76 mg/L,远远低于国标(GB 5085.3-2007)限值15 mg/L,六价铬浸出浓度未检出。XRD分析表明:铬渣还原解毒固化机制主要是六价铬在自蔓延反应中被还原为三价铬,再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生成含铬尖晶石,铬以离子键Cr—O的形式参与尖晶石的晶格形成。  相似文献   
22.
徐晓玲  姚斌  王汉杰  李娟 《火灾科学》2009,18(3):154-162
喷水强度是体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火能力的重要参数,具有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喷水强度设计主要考虑喷头的流量和保护面积,没有考虑其分布特性,对系统控火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喷水强度分布特性引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火性能研究.以公称口径为15 mm的传统下垂型玻璃球洒水喷头的喷水强度分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径向距离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参数的喷水强度分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了喷水强度的概率分布特性.参照不同危险等级场控火所需的喷水强度参数和不同喷头开启个数下的有效控火百分比,分析了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有重要影响,随径向距离的增加,喷水强度出现较小值的概率增大,控火性能下降,在某些危险较大的场所不能达到控火作用.对于同一危险等级场所,控火性能随着喷头安装间距减小而增强.研究方法可为合理评估喷头适用范围、优化喷头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驱作为稠油热采的有效接替技术,与注蒸汽开采技术相比,具有采收率高,能耗低,CO_2排放少的优势。文章从火驱驱油机理特征阐述了火驱与注蒸汽技术的不同点,从燃料开采能耗、热效率、注入剂资源、数据对比四个方面分析火驱比注蒸汽热效率高,无燃料开采成本,能耗是注蒸汽的50%;从CO_2气体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对比可知,火驱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油田节能减排、环保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为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而建立起来的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的燃烧风洞设备以及在燃烧设备中进行的模拟火场的火蔓延特性研究。在燃烧风洞中进行的可燃物燃烧实验为林火机理的研究、火蔓延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基于传热分析的林火蔓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算了水平流动的热烟气与大乔木、小乔木、灌木主干及大乔木树叶间的强制对流传热;垂直上升流动的热烟气与各类林木的纵向自然对流、纵向强制对流传热;以及烟气对各类林木的辐射传热。分别比较了它们的热流密度和总换热量。讨论了烟气流速、温度、林木尺寸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林木的火险特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6.
春雨 《劳动保护》2002,(11):41-41
以前曾写过一篇《皇帝整顿紫禁城火班》的小文,在《劳动保护》杂志上发表后,有的读者要求详细介绍一下火班的具体情况,这期《史事钩沉》,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7.
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林木火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火疤木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森林火历史。该地区平均森林火间隔期为37.2a;兴安落叶松对火具有抵抗能力的最低树龄约为30a,之后其抗火能力逐渐增强,当达到80a生左右时,其抗火能力最强,这一最佳抗火时期可持续到150a左右。树龄在110~150a之间的火疤木株数占火疤木总株数的近60%,说明大兴安岭森林火有近一半以上是110~150a前发生的;树龄大于150a的可认为是森林火后的保留木,这部分林木仍占目前林木株数的近30%,说明当时大面积森林火过后至少有40%~50%的树木未被烧死。树龄小于70a的火疤木没有分布,说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1987年以前至少近40a无大面积森林火发生。  相似文献   
28.
回燃及其对腔室火灾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火灾中的两种特殊火行为-轰燃和回燃的发生机理出发,着重讨论了回燃在整个火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回燃对轰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回燃和轰燃同为火灾全过程中的分过程,并且由于二者发生机理的相似性,因而,它们可以建立联系。当具备合适的热解产物浓度时,回燃过程可以使火灾系统的状态突变到完全发展状态,即引发轰燃。  相似文献   
29.
《江苏劳动保护》2007,(5):37-38
防火防爆设备可以分为阻火装置(设备)与防爆泄压装置(设备)两大类。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些装置(设备)能够起到阻止事态蔓延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作用,属于限制性措施。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0.
针对某地下大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在防火分隔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几种常用防火分隔方法的适用性,初步设计几种防火分隔替代方案.采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思想,分析替代方案所应达到的安全目标,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评估这些方案的分隔效果,给出火灾时防火卷帘迎火面和背火面的温度发展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防火分隔方案3能够达到防火墙的分隔效果,满足该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