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606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656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煤热解过程中无机有害元素的变迁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Guo R  Yang J  Liu D  Liu Z 《环境科学》2002,23(5):100-104
在自行设计的加压密闭快速热解反应器中研究了神华和义马煤中Na、K、Pb和Mn等无机有害元素在氮气条件下随温度(300℃-700℃)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考察了热解气氛(氮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压力对神华煤中这4种元素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Na、K、Pb和Mn等元素在半焦中的残留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减少量随煤种而异,如在700℃时,神华煤中Na、K、Pb和Mn的析出率分别是义马煤的3、4.2、1.4和2.4倍;低压快速加氢热解有利于这4种元素的逸出。Pb是挥发性最强的元素,与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2.
对不同比例的飞灰和煤的均匀混合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Ω铬红 ME(一种普通的铬染料)进行了研究.注意到低浓度吸附物质、小颗粒吸附剂、低温及酸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去除.当飞灰和煤的此例为1:1,颗粒粒径为53μm、pH=2.0、30℃,吸附质浓度为10mg/1时,上述染料的去除率达到1005.分别采用 Lagergren 和 Mekay 等提出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和传质研究,平衡数据与 Langmuir 吸附模型相吻合,表明吸附剂外表面形成了染料分子的单分子覆盖层.根据吸附质的溶解度和化学势解释了温度的影响.用固液界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解释研究结果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3.
燃煤对大气的污染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等。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中均占75%左右。据统计,1994年我国烟尘排放量达250万t/a,日均值为0.2~0.5mg/m~3,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3~5倍,其中50%来自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00万t/a,日均值为0.  相似文献   
64.
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控制大气二氧化硫的污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我国燃烧煤工业窑炉大气SO2污染的状况和工业固硫型煤减少大气SO2污染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工业固硫型煤的生产成本,规格常用的固硫剂和凝结剂。对工业固 型煤试用的结果表明,工业窑炉燃烧工业固硫型煤后,SO2排放量可减少40-75%,烟法排放量可减少50-80%,可节约煤炭15-17%,经济效益是环境效益相当可以。  相似文献   
65.
本课题以沈阳213矿、内蒙伊敏河矿、霍林河矿褐煤为原料,进行了上述3种单组分褐煤的成型机理、成型工艺和条件的试验研究.比较细致地考察了煤料粒度、水分、成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热压成型的工艺及技术参数,并生产出少量型煤产品,在小型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试验.  相似文献   
66.
微生物技术用于红阳三矿煤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针对沈阳矿务局红阳三矿的煤炭中硫的形态、特性、分布规律及脱除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矿的煤样进行了生物浸出脱硫和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试验研究,对其脱硫机理、菌种及操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林顺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1):45-47,62
评述了煤中有机硫的模型化合物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最新进展,对二苯噻吩的特异性脱硫的微生物和机理作了较新的介绍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指出了当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通过钙类化合物对动力用煤固硫作用的模拟试验 ,对不同钙化合物固硫率 (J)与Ca/S及助剂关系的研究 ,得到了钙类化合物固硫率的次序 ,即 :JNaOH +CaO>JCaCO3>JCaO>JCa(OH) 2 ,结果说明固硫率与钙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有关 ,并解释了其固硫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9.
高硫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与微生物脱硫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工业面临的煤炭脱硫形势,阐述现有煤炭脱硫方法与效果、高硫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与微生物脱硫原理,并指出煤炭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开发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0.
燃煤烟气中SO2和NOx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笃慧 《化工环保》1997,17(3):140-144
报导了国外燃煤烟气中SO2和NOx的防治技术。重点介绍了联合处理烟道气中SO2和NOx的一体化工艺。一体化工艺即可同时处理烟道气中SO2和NOx,又可化废为利,副产硫酸或硫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