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66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82.
83.
84.
以铜川市为例进行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和指标分析,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含有项目、因素、指标的铜川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生态不安全指数定量表示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对铜川市2014-201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算分析了各指标对城市总体生态不安全指数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铜川市的生态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并呈现逐渐向好的发展趋势。人均灌溉农田面积、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和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对铜川市生态不安全指数贡献度较大,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5.
红壤和磷灰石对沉积物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磷灰石、红壤及两者复配组合对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TCLP和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对稳定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稳定化试验中,对Cu、Cd和Zn的稳定效果由大到小为红壤+磷灰石、磷灰石、红壤;其中,红壤+磷灰石对Pb的稳定效果与磷灰石单独添加相近,显著大于红壤。5%磷灰石+5%红壤添加3个月后,Cu、Cd、Zn和Pb的稳定效率分别达到59.83%、29.43%、31.00%、96.06%。添加5%磷灰石时,Cu、Cd、Zn和Pb的稳定效率分别为52.46%、24.67%、25.23%、96.06%。红壤的添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磷灰石对Cu、Cd和Zn的稳定效率。连续提取试验结果表明.磷灰石单独和复配添加均使Cu、Zn和Pb的生物可利用态和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占比降低,生物不可利用态占比增大。5%磷灰石+5%红壤处理中,Cu、Cd、Zn和Ph的生物可利用态和潜在生物可利用态的比例总和分别降低了19.31%、5.11%、20.11%和68.97%。相比磷灰石单独处理,复配处理进一步促进了Cd和Zn的酸溶态向残渣态转化。磷灰石和红壤+磷灰石复配处理能有效降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危害。  相似文献   
86.
《环境化学》2007,26(1):I0001-I0001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水处理化学学科组主办,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环保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东和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石玉山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汤鸿霄先生和水处理化学学科组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姚重华教授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87.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除草剂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支配该除草剂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于预测除草剂在土壤和潜层水中的运动也是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吸附机理、实验技术、动力学、影响因素、常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9.
本书以全国高等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编写时突出了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中设备的共性,着重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另外,本书介绍了许多近年来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希望使学生对设备制造方面的最新科技动态有所了解。本书大量采用了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范,介绍了有关标准化的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从开始即养成遵循规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0.
由生产状态变化引起的误报警频发,为解决现有针对基于状态报警的抑制方法缺乏完整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报警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报警记录等数据库,对引起报警的生产条件进行结构化整定并量化,利用分类筛选与数据过滤找出基于状态的报警,再结合关联性分析和概率判断,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静态报警抑制策略。使用现场数据的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