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有机改性蒙脱土去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一种稳定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蒙脱土,考察了其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赤潮的杀灭控制作用和絮凝沉降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藻细胞起始密度为1.1×106/mL、改性粘土用量为14 mg/L时,作用48 h后对球形棕囊藻的除藻率为87%;用量为22 mg/L时的除藻率可达91%,而当藻细胞起始密度增大为6.3×106/mL时,同等用量和时间条件下,除藻率分别为62%、73%,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除藻率受藻细胞起始密度影响较大。絮凝沉降实验发现,10 mg/L的改性粘土在60 m in时的沉降率即可达到80%,表明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有较强的沉降作用及较快的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92.
风浪扰动促进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增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两种海洋微藻为研究材料,设置以摇床震荡模拟风浪扰动培养处理与摇床静止培养处理,着重测定藻液光密度(OD680)、比生长速率、藻体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风浪扰动对海洋微藻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比较不同海洋微藻对风浪扰动的响应差异,探讨风浪扰动对海洋微藻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风浪扰动处理显著地促进了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细胞增殖:模拟风浪扰动处理下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0.77/d和0.54/d,而静止培养处理下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分别只有0.44/d和0.32/d。同样地,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在模拟风浪扰动处理下的生物量(分别为277.78和435.56 mg/L)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68和3.63 mg/L)也显著高于他们在静止培养处理下的生物量(分别为82.22和50.00 mg/L)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23和0.91 mg/L)。结果揭示,适宜的风浪扰动有利于海洋微藻的生长繁殖,进而可能会促成海洋赤潮的爆发;不同海洋微藻对扰动的响应性差异,可能是引起海洋生态系统中赤潮藻群落动态更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氯苯对球形红细菌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氯苯对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氯苯质量浓度达到80 mg/L时,即可抑制球形红细菌的生长;当氯苯质量浓度增加到1 000 mg/L时,球形红细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球形红细菌脱氢酶活性随氯苯质量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的标准方法研究了氯苯对球形红细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氯苯对球形红细菌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最低可见效应质量浓度LOEC)为40 mg/L.抑制球形红细菌生长的96 h-EC50为346.7 mg/L.氯苯与球形红细菌的质量浓度-效应方程为y=11.1459-2.416x,R2=0.989 7.对该质量浓度-效应方程进行χ2检验表明,结果符合精度要求,计算出的96 h-EC50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94.
采用微电极测定溶解氧有效扩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红  施汉昌  何苗 《环境科学》2007,28(3):598-602
生物载体内部溶解氧的传质是影响载体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种以溶解氧微电极为测试工具,获得球形生物载体内部溶解氧扩散系数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溶解氧微电极检测沿载体半径方向上的溶解氧分布,结合扩散-反应方程拟合获得载体内部的溶解氧有效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载体填充率为25%的情况下,连续流球形载体反应器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对有机物的去除负荷达到5.6 kg/(m3·d).沿载体半径方向里层1/2区域范围内溶解氧消耗为零,载体内能够形成明显的缺氧/厌氧区.溶解氧分布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载体内部溶解氧有效扩散系数为0.017?2 m2/d,传质过程以紊动传质为主.  相似文献   
95.
液化气钢瓶一旦起火,首先要侦察火情,查明判断情况:查明是个体钢瓶燃烧还是群体钢瓶燃烧;查明钢瓶处于何种状态燃烧(是立还是卧,火焰是向上还是向下还是向侧等);查明钢瓶角阀是否完好;查明钢瓶已燃烧时间或钢瓶受火焰辐射的时间;查明钢瓶有无爆炸征兆(很重要的一项,容易造成施救伤亡事故)。注意:钢瓶在火焰直接作用下,持续燃烧约三分钟,就有爆炸危险。  相似文献   
96.
两种滤料处理生活污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这些污水的有效处理,一方面是保护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之一。曝气生物滤池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比较,它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中,滤料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体工艺的运行效率,而且也是影响工艺造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寻找价格便宜,处理高效的滤料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笔者在研究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时,分别选用…  相似文献   
97.
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摄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照、碳源、酸碱对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摄磷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微好氧培养条件下,不同因素对该菌摄磷能力有很大影响,在光照条件下该菌从培养基中摄磷能力增强,甚至有过量摄磷现象。相反,在黑暗条件下,该菌体向培养基中释放磷,出现磷释放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该菌的摄磷量大于以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向培养基中滴加3M的氢氧化钠(使pH保持在7.5左右)时,该菌出现过量摄磷现象,相反,向培养基中滴加1.5M的硫酸(使pH值保持在6.5左右)时,该菌出现磷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98.
本文研究了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与质粒的关系。结果表明,球形红杆菌的培养条件对脱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pH在6~9范围内24h脱色率均在85%以上,最适pH稍偏碱为7~9;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在15℃~40℃之间24h脱色率均在75%以上;氧的存在对脱色是不利的,厌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远远高于好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结果还表明,该菌株质粒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仅有一条质粒带。通过高温吖啶橙处理,消除该菌株的质粒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也随之消失,从而证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是由质粒控制的。  相似文献   
99.
对一株Phaeocystisglobosa的28SrDNA基因序列测定,共得到碱基大小为1795bp的两个序列片段,其中序列一的长度为970bp,序列二的长度为825bp。将Ph.globosa与Ph.antarctica和Prymnesiumpatelliferum同源序列进行对比,发现Ph.globosa与Ph.antarctica仅在序列二中有一个碱基插入/缺失,同源性为99.99%,而与Pr.patelliferum相比,有7处插入/缺失,碱基总变异率为6.13%;研究发现序列一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高度保守区和两个高变区;序列二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高变区、一个保守区和一个高度保守区。对28SrDNA基因RNA二级结构分析发现,DNA序列保守区在RNA二级结构上也非常保守,与DNA序列分析结果一致,都证明28SrDNA基因只适用于种以上水平的分类研究,不宜用于种间和种下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t^3+吸附和解吸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静态法和动态法研究了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水中Cr^3 的吸附和解吸,包括静态等温吸附以及各种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等,并探讨了吸附机理。Cr^3 的吸附容量为28mg/g,采用浓度为1.2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回收Cr^3 的综合效果较好。静态法和动态法和吸附率均达90%左右,解吸率均达85%以上,且静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略高于动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但动态法耗时短,更符合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