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69篇
综合类   1766篇
基础理论   663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46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5 毫秒
991.
生态资产评估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静态部分平衡模型是目前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评估模型。由于生态资产评估领域中还存在很多争议,论文从对生态资产评估的目的、特点、模型假设、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入手,对生态资产价值评估静态部分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模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尝试对模型进行改进。选择黄河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依据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研究区进行生态资产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估算的流域生态资产总价值比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高出约1/3,其中林地和草地的单位面积价值上升,灌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则下降。  相似文献   
992.
大连地区植物生长期大气湿沉降中氮的质量份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农业的发展,如燃料燃烧、氮肥生产、固氮植物的培育和畜牧业的集约经营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激增,使得大气氮沉降量不断增加.氮沉降的增加,已造成了一些地区河口、海口和江湖等水域氮富集和陆地生态系统氮饱和,而氮的输送以湿沉降为主,因此,大气湿沉降氮元素的研究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993.
多环芳烃(PAHs)具有低水溶性和憎水性,能强烈地分配到非水相中,吸附于颗粒物上,土壤便成为其主要的环境归宿之一.残留在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土壤的环境质量,而且这类致癌和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后,在动植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湘北红壤坡地有人为干扰和无人为干扰两种方式下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人为干扰的坡地植被恢复在11年间经历了缓慢恢复和快速恢复两个阶段,不同坡位群落生物量稳步增长,正在逐步形成具有稳定群落结构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干扰坡地植被恢复缓慢,由于水土流失,上坡位地下部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中坡位和下坡位地下部的生物量都大幅度的增加,此外人为干扰使得乔木类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从而不能形成具有明显垂直结构的稳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5.
闽西北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定位监测与取样分析,研究了41 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林木、林下植被、地被物及土壤等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对林木的养分含量分析显示,除Ca元素外,针叶的养分含量最高,其次是枝、根、皮,树干的养分含量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养分含量大小排列顺序为Ca>N>K>Mg>P;凋落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与林木养分含量基本一致;土壤中K含量最高,其次是Mg,而Ca、N、P的含量则比较低.通过对林木生产力的分析表明,马尾松的养分年积累量为110.79 kg·hm-2·a-1,其中叶占34.47%,树干占22.56%,皮、枝和根分别占21.43%、10.91%和10.63%.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为187864.77 kg hm-2,其中土壤占98.70%,林木占1.1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养分元素总贮量较低,仅占总贮量的0.12%.  相似文献   
996.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构建原则、管理理念等作了一些研究,但还缺乏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方而的深入系统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阐明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循环性、层次性、本土性、经济性、演进性、调节性的特点;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使物质和能量高效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并从生态产业链、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关键种企业、产业共生网络、信息网络等方面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提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要结合区域特点,在生态产业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生态设计、生态产业园的规划没计、生态产业孵化、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评价等管理方法,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体系,实现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参考COSTANZA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制定了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系数.基于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0和2004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LUCC)变化数据,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耕地、林地大量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急剧降低.1993年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564.75×106元,2004年为387.71×106元,下降了31.3%.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重庆城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影响缺乏弹性.水域和林地面积变化对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目前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生理活性物质多样性以及环境修复功能上.未来的研究,除了现有的研究基础要加强,研究手段与方法要采用新技术外,还应该在探索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与物质和能量平衡、微生物与其它生物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稻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由作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农业生产体系,具有时空动态性,受人工调控性和环境影响很大.由于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直接关系着稻谷产出水平和国家粮食安全.开展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动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遥感、GIS技术快速获取和分析区域尺度范围内的地表时空信息数据的优势,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全面地监测评价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稻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别建立作物长势指数(CGI)、稻田环境指数(EI)、病虫害指数(PIDI)三个指数表征这些要素.最后,确定各个指数的权重,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综合指数(EHDCI),客观、全面地反映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里,作物长势指数指示作物长势,通过EVI归一化计算得到.稻田环境指数分为温度指数(TI)和降水指数(PI)分别指代水、热条件对生态系统的胁迫.病虫害指数主要通过官方农业网站发布的病虫害信息确定得到.本文以长江下游平原稻田为例,对孕穗期、抽穗期、黄熟期等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不仅生产大量的产品,而且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利用遥感技术估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廉价、动态、快速、范围广等优点,并可解决传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空间异质性问题。论文考虑有机物质生产、维持CO2和O2平衡、营养物质循环、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作用、土壤侵蚀控制和涵养水源等主要服务功能,提出了一个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率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并介绍了从MODIS数据反演NPP和植被覆盖率的方法。对2003年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结果表明,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达17050.25×108元,平均48.44×104元/km2,是草地生产收益的19倍;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悬殊,从5.62×104元/km2变化到99.0×104元/k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