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05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15篇
综合类   104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1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备韧性的应急治理组织结构是关键保障。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为研究对象,收集我国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层面的政策发文共951篇,整理发文主体间联合关系,得到政府协同治理关系矩阵,基于此,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协同治理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出系统表征网络结构韧性的5个维度的指标:层级性、匹配性、通达性、集聚性和多样性,进而实现从结构拓扑视角对我国政府协同治理组织韧性的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协同治理网络的网络度分布系数为-0.591 6;度关联系数为-0.188 3;平均路径长度为2.129 0;网络效率为0.403 5;平均聚类系数为0.598 9;网络平均独立路径数为4.095 5。该网络具有异质性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层级性,具备较好的冗余性,但网络流通水平低。表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治理组织韧性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其抵御、吸收风险的能力差,应调整网络结构以提高整体网络预警以及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水平,增强我国应对急难险重能力,从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标准应用等方面对比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和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现状,基于国际和国外对我国相关标准化工作的启示,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发展需求和趋势为导向,揭示我国该领域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存在3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分别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缺乏顶层规划,标准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衔接不紧密,科技信息化支撑不够、标准应用快速性和精准性不足。针对所述问题,需要从标准化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加强对风险事件的理解与管控,利用隐喻理论深入探索风险图谱的构成要素与表征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风险事件隐喻的特点,基于风险矩阵的方法原理,把风险图谱划分为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金丝猴事件以及大白兔事件4个象限。在考虑风险事件产生的特殊机制和管理者的态度与行为时,补充“龙王”事件和“大白鲨”事件,以及“纸老虎”“大白象”“恐龙”“鸵鸟”等系列隐喻,共同构成风险动物园图谱,并从风险管理和风险本体2个视角,讨论风险动物园的图谱解析和应用。结果表明: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除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外,风险评估者的知识维度也至关重要;同时,风险事件在发展过程中,事件属性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后,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提供一个风险动物园图谱的应用普适性流程框架。  相似文献   
994.
为识别铁路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以宜春车务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共1 870条数据为样本,以铁路险兆事件等级为因变量,事件原因、环境特征和事件特征为自变量建立有序Probit模型,探究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因素对铁路险兆事件严重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设备设施未按规定防护是影响严重性险兆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其他人为因素相比,未执行相关作业规定对增加险兆事件严重程度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铁路管理部门实现事故预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如何守护“第一防线”——关于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环境保护》2012,(13):18-20
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主体,是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防线。尽快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环境风险排查和评估制度,依托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高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和应急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风险依然十分  相似文献   
996.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发生之后,据媒体披露,其实早在2006年和2007年,河池市就发生过类似的污染事件,只是当时媒体不如今日发达,社会公众并不知情而已.河池市委、市政府对此类事件高度重视,每年都会对可疑的污染企业进行大规模排查,但还是发生了轰动全国的龙江镉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997.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环境敏感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日渐高发的环境突发事件,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政府该如何应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和推动公众参与?日前,环境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邀请社会知名环保人士围绕“环境群体事件多发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进行了交流,畅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8.
2011年第12期《环境经济》杂志的封面文章——《苹果:“污染门”背后的博弈》,使渎者对2011年那场“毒苹果”事件,有了从表象到背后的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在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一个十分耐人寻思的现象是,围绕污染信息是否及时发布的问题,主流媒体和当地政府针锋相对,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2012年1月30日,有媒体批评柳州市官方在获悉龙江镉污染后数日内"保持静默",该消息引来公众的广泛指责。2月1日,柳州官方对此迅速做出回应,宣称柳州市政府在1月18日凌晨3时30分得知镉污染消息,已于当晚发出第一道通知,告知龙江河沿岸居民不要使用龙江河水,  相似文献   
1000.
贾峰 《世界环境》2012,(2):22-23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胡锦涛"所有人都是舆论河流上的船"。2011年7月27日,《环球时报》一篇评论员文章中说,"现在几乎每一个公共事件,都会引发舆论的深究和谴责,而所涉及的政府机构总是在舆论的追问下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