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5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分析了锅壳锅炉后管板裂纹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事故发生的机理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电站管道焊接接头裂纹产生部位、原因及其特征,提出了高压管道系统超声波检测时重点部位,重要焊接接头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新型DZ锅壳式锅炉为了避免在运行中发生管端及管板裂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进行了以下主要改进措施:(1)原平管板改为拱型管板,使简体、管板、烟管构成准弹性体,以改变其受热时的钢性结构,从而降低烟管角焊缝的热应力。(2)增加两侧翼形烟道的对流受热面,以降低锅炉高温区烟管入口处的烟气温度(低于800℃)。(3)改善锅内水循环,冲刷前管板,从而使高温区管板得到冷却并防止过冷沸腾。(4)高温区管端先胀后焊,以消除间隙;并要求高温区管端伸出长度与焊缝尽量平齐(不大于1.5mm)。  相似文献   
14.
一台化工厂生产使用的2.5Mpa锅炉,水管与下锅筒连接的角焊缝熔合线位置因制造锅炉焊接时产生的严重连续咬边缺陷扩展为贯穿型裂纹发生破坏.本文根据现场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咬边缺陷导致贯穿型裂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江门市化肥总厂现有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设备,其中两台绕带式氨合成塔是合成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中编号9701-9合成塔生产日期为1997年4月,投用日期为1997年10月,生产厂家为长沙化工机械厂。2005年9月26日经江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全面检验,发现内筒环焊缝表面存在多条裂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发电机冷却风扇叶片焊缝开裂这一现象,通过对叶片结构及其焊接工艺的分析研究,提出在保证基本尺寸和扭曲角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改进叶片结构,以提高叶片刚度和焊缝强度,从根本上解决叶片开裂这一惯性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一偏置炉胆卧式燃油锅炉的管板角焊缝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金属疲劳、温差应力和过冷沸腾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定出了管板角焊缝裂纹修复的方案,为锅炉的安全运行和修理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裂纹清除时的特殊要求及裂纹清除后管孔的特殊性,采用钻削法清除了管孔壁上的裂纹,设计了一种满足两端孔径不同相连接的接管座,简述了焊接及热处理工艺,使失效的接管座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9.
超高强度钻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事故,为了从断裂力学角度揭示其冷脆现象的本质,采用ZBC2302-D型示波冲击试验机,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超高强度钢在冲击断裂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冲击功、起裂功和裂纹扩展功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国家标准GB 4161—2007中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冲击试样的裂纹扩展量Δa和阻抗应力强度因子K_R;同时,引入K_R阻力曲线,得到超高强度钻杆在不同温度下的剩余强度图。结果表明,当冲击试样开始出现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钻杆的初始起裂应力有所增加,出现硬化现象。当钻杆出现一定长度的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阻抗应力强度因子越来越小,而且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剩余强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温度降低,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逐渐下降,表明钻杆在低温下更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分工理论等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理论说明。其次,在对现有纵向一体化测度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50家果蔬类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总体水平不高,样本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均值为0.244 8;②分环节看,产中环节一体化水平(均值0.353 0)高于产前(0.201 3)和产后环节(0.255 5)。表明合作社按照传统习惯注重产中环节服务,但对产前环节和产后环节业务纵向拓展不够;③分产业看,蔬菜类合作社(均值0.252 1)纵向一体化水平总体高于水果类合作社(均值0.237),水果类合作社需要加强产中和产后环节纵向一体化水平。最后,从深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完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使社员、合作社、农资供应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不同主体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稳定产业链条;二是尽快制定并落实合作社税费减免办法,鼓励合作社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加工、配送、直销等环节延伸;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产品高端市场,用经济利益引导合作社深化产前、产中环节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四是加大对合作社资金扶持和信贷支持,缓解合作社在农资采购、冷库建设、配送体系车辆配置等方面的资金困难,促使其业务范围前向、后向不断延伸。五是相关研究机构帮助合作社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合作社自身情况,找出其纵向拓展的重点领域,提高其纵向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