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1.
SUFR系统在低温影响下处理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分析低温(8—20℃)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低温时利用SUF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和TN处理效果虽然随着温度的降低有所下降,但是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及TN去除率仍分别达到86%、70%以上.TP的去除率一直在92%以上.低温时该系统的活性污泥一时难于压缩、沉降.然而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污泥沉降性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这说明,接近活塞流特征的SUFR系统可以减轻低温对污水处理的负影响.该系统具有更宽的温度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92.
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及去除COD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 ,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6个月的结果表明 ,能保证出水平均质量浓度TN小于 1 0mg/L ,TP小于 0 5 0mg/L ,COD小于 31mg/L ,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 86 %、96 %和 94 %以上。并且对SUFR系统的污泥性能进行了分析 :(1 )螺旋升流特征使本反应系统中的污泥易于颗粒化 ;(2 )SUFR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具有多样性 ;(3)污泥在好氧反应器中表现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 ;(4 )污泥在缺氧反应器表现出了反硝化吸磷现象  相似文献   
93.
MTBE与雌二醇对螺旋鱼腥藻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为实验材料,采用每天测定数据,连续跟踪10d的方法,研究了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1 ether,MTBE)与雌二醇对螺旋鱼腥藻的单一毒性以及在不同毒性单位配比下的联合毒性,选用毒性单位(TU)、相加指数(AI)、混合毒性指数(MTI)和毒性增大指数(TEI)进行联合毒性评价.结果表明,MTBE与雌二醇共存时,在实验周期(10d)内,其联合作用方式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此外,MTBE和雌二醇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数据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剧烈变化,毒性数据在培养时间3~7d比较平稳,在4~5d最佳.  相似文献   
94.
洋河水库水华优势种演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鱼腥藻和微囊藻这2种洋河水库水华暴发常见优势藻,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及硝态氮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15~25℃,硝态氮浓度0.05~10 mg/L的范围内,温度的升高、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对鱼腥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却能够明显地促进微囊藻的增长。15℃或0.05 mg/L硝氮条件下,鱼腥藻的比增长速率高于微囊藻,而25℃或10 mg/L硝氮时,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分别达到了0.425 d-1和0.466 d-1,明显超过鱼腥藻。洋河水库逐年升高的硝态氮浓度以及夏秋季节比较适宜的温度促进了微囊藻的增长,可能是洋河水库水华优势种由螺旋鱼腥藻向微囊藻转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按照“广泛发动、防除并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方针,农业部组织全国22个省(市、区)分别开展了以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少花蒺藜草、薇甘菊、螺旋粉虱等外来入侵生物为重点的集中灭除行动,通过采取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进水碳氮比对SUFR系统脱氮除磷影响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设计了进水C/N在7~13范围的数种工况,研究了SUFR系统中COD、总磷和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SUFR系统去除COD与TP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和93.9%;当进水C/N<9.4时,TN的去除率随C/N的增大而快速提高,而当进水C/N>9.4时,TN的去除率稳定在81.1%~85.6%;SUFR系统的硝化效果较稳定,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0.5%~98.8%;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出水硝酸盐氮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高速公路主线出口匝道区域的行车安全性,基于HRV指标量化分析该区域的驾驶负荷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交通标志设计方案对主线出口匝道区域交通安全影响特性.采用HRV指标对驾驶负荷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采用不同信息量的交通标志对驾驶负荷进行定量加载,以汉十高速公路沿线匝道区为场景,设计并开展了主线出口匝道区域驾驶负荷的实车道路试验,采集不同试验场景下多个驾驶人的生理指标和驾驶特性.结果表明,交通标志信息量可以作为认知负荷加载的方式.从2 km到500m到出口位置的预告标志,表征驾驶负荷的HRV指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驾驶人在通过主线出口匝道区域不同路段时的行驶车速的变化趋势与驾驶负荷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
介绍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加热炉换热器,介绍了平面螺旋盘管的曲形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为此类设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
螺旋喷嘴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工况,设计了实验平台,采用清水和石灰石浆液两种不同的工质,对螺旋喷嘴在不同压力、密度等工况下进行了流量、雾化粒径、雾化角、分散度等雾化性能的研究。采用光学成像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通过ImageJ软件、Winner激光粒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螺旋喷嘴雾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压力与流量、粒径、雾化角的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喷嘴的流量、雾化角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雾化粒径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浆液密度较小时,分散度较大,雾化相对不稳定;比较分析不同浓度下的雾化性能变化发现,存在最佳浆液密度。实验结果对优化螺旋喷嘴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相对以往测度经济知识基础的理论不仅在方法论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与原来思路完全不同的分析工具,而且该方法能够解释知识的配置和系统进化的动力问题,但Leydesdorff等却没有在他们原来理论基础上对经济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的表现进行研究,而这个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技术—组织—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知识基础和创新表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中,因变量是区域创新的表现,这里选择年授予专利数;自变量方面,用中、高技术企业数代表技术因素,用大中小企业数来表示组织因素。结论显示:技术—组织—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关系作为经济知识基础对中国的创新表现有显著影响;在三重螺旋关系中,"企业所有制"不能代替"企业规模"作为其中的一个螺旋,但对创新表现有间接影响;当经济知识基础系统中交互协调机制起作用时,中技术部门比高技术部门更有助于创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