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79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锻造过程中广泛应用加热炉,在投入或取出锻件而打开炉门时,存在着高温、强辐射热。锻造或加热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如车间内通风不良,会污染车间空气;锻造时,会产生极大的噪声和振动;手工锻造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锤打时,铁渣、铁屑到处飞溅,容易造成外伤,因此应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32.
一自从我买了车,心中添了一桩大事,就是围绕新车的不少的事情,绷紧神经:注意几十种交通标志,注意高贵的行人,注意威严的交通警察,注意车的仪表盘,转向灯,注意车里该通通风了,是打开天窗,还足侧面窗户,还是都打开……感觉车是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手脚的延伸。  相似文献   
33.
为了获取注塑机清洗过程防毒通风设施关键参数,探索降低清洗过程毒物浓度的控制技术,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计算技术对该过程的毒物浓度分布和风流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环己酮浓度随着罩口距污染源距离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控制风速的增大而降低,当控制风速达到0.41 m/s时,环己酮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趋于稳定,因此该过程最适宜的控制风速为0.41 m/s;在控制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该过程的控制风速与风量成正比;在风量一定的情况下,控制风速随着控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相关参数可由拟合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34.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uent6.3.26,对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的回流区以及捕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回流区随着障碍物迎风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得出回流区长度与迎风面面积的关系式;当障碍物长、宽或高小于吹风口宽度的1.3倍时,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的捕集效率影响不大,吹吸流场仍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为吹吸式通风系统中污染源的放置以及操作工人的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为了确定大断面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风筒的最佳安设高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风筒中心距底板6 m、4.5 m、3 m、2 m以及风筒安设于洞室顶部时,通风20 min后爆破炮烟(CO)的稀释效果,并求解了各种风筒布置情况下不同断面的通风死区比例。结果表明,通风排烟效果最差的情况为风筒固定于侧帮距底板6 m时,其次为风筒固定于侧帮距底板4.5 m时,再次为风筒固定于顶部中央时,风筒固定于侧帮距底板2 m时CO在巷道内的呼吸带高度沿程浓度分布与风筒距底板3 m时差别不大,但风筒中心距底板2 m时容易造成掘进工作面上隅角炮烟和粉尘的积聚。因此,大断面掘进工作面压入风筒最佳安设高度为3 m。  相似文献   
36.
四面八方     
<正>全国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赛走进淄博本刊讯2014年5月26日,"全国化工安全知识电视大赛——走进淄博"在山东省淄博市圆满结束。经过15天13场次的初赛选拔,最终选出18支代表队参加市级比赛的角逐,然后决出6支代表队进入  相似文献   
37.
陈超  陈紫光  吴玉琴  魏绅  王平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1):1761-1768
我国京津冀地区近年频遭大气PM2.5污染侵扰,相关研究表明,既使关闭建筑外窗,大气中PM2.5仍可以通过渗透通风方式进入室内污染环境.为定量评价建筑渗透通风及无室内污染源条件下建筑结构(如外窗缝隙结构、房间建筑结构等)对室内ρ(PM2.5)的影响规律,基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6个不同建筑结构的房间室内外ρ(PM2.5)实时监测数据,重点比较分析了建筑结构对室内外ρ(PM2.5)关联特性的影响规律.此外,根据颗粒物穿透特性及沉降特性机理,提出了反映建筑外窗缝隙结构(如缝高、缝深)的无量纲特征参数AP与反映房间建筑结构(如层高、开间、进深)的无量纲特征参数Ak.在前期提出的室内ρ(PM2.5)预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二者(AP与Ak)对室内ρ(PM2.5)影响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室外PM2.5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一定时,建筑结构对I/O[室内外ρ(PM2.5)之比]影响较大,其范围在0.4~0.7之间;随着建筑外窗气密性等级的提高,对应室内ρ(PM2.5)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建筑外窗缝隙结构对室内ρ(PM2.5)影响程度远大于房间建筑结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建筑外窗缝高每降低50%或缝深每提高50%,对应室内ρ(PM2.5)约可下降33.6%与31.9%.研究显示,气密性等级较高的建筑外窗缝隙缝高往往较小、缝深较长,渗透通风条件下对控制室内ρ(PM2.5)水平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8.
Bioaerosol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a significant subgroup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the present study,airborne microorganisms generated from a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WWTS) that uses an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were diminished by ventilation.Conventional sampling and detec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cloning/sequenc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groups,concentrations,size distributions,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before and after ventilation. There were 3021 ± 537 CFU/m3 of airborne bacteria and 926 ± 132 CFU/m3 of airborne fungi present in the WWTS bioaerosol.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entilation reduced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air in the WWTS. Over 60% of airborne bacteria and airborne fungi could be reduced after4 hr of air exchange. The highest removal(92.1% for airborne bacteria and 89.1% for fungi) was achieved for 0.65–1.1 μm sized particles. The bioaerosol particles over 4.7 μm were also reduced effectively. Large particles tended to be lost by gravitational settling and small particles were generally carried away,which led to the relatively easy reduction of bioaerosol particles0.65–1.1 μm and over 4.7 μm in size. An obvious variation occurred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when ventilation was applied to control the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in enclosed spaces.  相似文献   
39.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喷射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送风由渗透送风和射流送风两部分构成。渗透送分和射流送风两部分风量的存在比例关系,并受到风管本身材料特性、开孔面积、射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陈镭  许建明  许晓林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926-3935
利用2013—2014年上海地区的风廓线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研究了上海地区通风指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实际天气情况和预报经验,对常用通风指数公式进行本地化修正.通过分析修正前后的通风指数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发现,修正后通风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与PM_(2.5)浓度的时间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经过修正的通风指数对于PM_(2.5)浓度变化的指示意义更强;研究其在典型污染个例中的应用情况发现,修正后的通风指数低时,对应的PM_(2.5)浓度值高,说明修正后的通风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边界层内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作用;另外,与未修正的通风指数对比发现,修正后的通风指数降低了原通风指数的数值,对污染的指示意义更强,尤其表现在上海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时,修正后的通风指数较原通风指数降低明显,能更好地反映出大气对上游地区污染物的输送作用.由此可见,经过修正后的通风指数更适用于本地化的预报服务,这也为上海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和霾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