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0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7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筑物的雷害损失每年都在发生,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存在诸多违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用户等单位的重视,以期达到建筑物的安全防雷。  相似文献   
992.
美国地广人稀,江河密布,是一个洪灾多发的国家,其受洪水威胁的国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受影响人口达到3000多万(占总人口的12%)。因而,洪水灾害是美国政府最为关注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治水的发展历程相似,美国治水大体也经历了以解决人们生存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的  相似文献   
993.
梁徵琳  邹毅 《灾害学》2021,(1):173-176
防灾减灾科普绘本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的主要灾害和在灾害面前了解自我应对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创作的防灾减灾科普绘本在内容表达与知识传播上仍存在着讲解抽象、儿童读者难以理解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设计者没有寻找到切合儿童认知心理特征的表达方式。由此,对已出版的防灾减灾科普绘本进行了归类整理与研究,从知识内容的趣味表达、灾害情境的形象还原、科学原理的视觉呈现和传播媒体的跨界综合应用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和列举现有的灾害科学优秀科普绘本在上述几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后续的面向本土儿童的原创防灾减灾科普绘本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综合减灾的“综合”是各灾种、各阶段和各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和《灾害学》期刊论文数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可知:从灾种来看,综合减灾研究的是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从过程研究来看,每一种灾害的研究都是全过程综合性研究;从阶段性研究来看,灾前风险研究和灾后经验教训研究较多,应急救援的研究较少。总体来说,我国综合减灾研究现阶段还停留在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阶段,技术应用和行业指导作用较少。因此综合减灾发展可以增加技术和行业应用层面的研究,把新技术运用于综合减灾研究与实践,实现科学减灾。  相似文献   
995.
医院建筑是灾时与灾后医院提供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援服务的重要载体,其防灾减灾能力决定着医院功能的发挥。我国医院建筑体量大,主要受地震、火灾、洪涝、台风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灾害的影响,灾害暴露性高。同时,既有医院建筑存在人员过度密集、老院区老旧建筑多、灾害隐患多、疏散与应急场地不足、防灾与应灾能力差等现实问题。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极易丧失医疗救治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通过对我国医院建筑防灾减灾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既有医院建筑在承灾体本身、防震减灾、防火、防洪、防风及应对疫情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防灾设计与改造等多方面对如何提升医院建筑防灾减灾能力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现状,对我国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防灾减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我国生命线工程基础研究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提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功能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最后从综合防灾减灾出发,给出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监管的科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价与减灾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台风灾害是台风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的存在是台风成灾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导致和影响台风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脆弱性的诊断思路。根据台风灾害特点,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建立了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福建台风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台风灾害脆弱性普遍较大,Ⅲ-Ⅴ级脆弱性分布县数占全省的67.2%;脆弱性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基于分析,应用Mapinf07.0技术,编制了福建省三个台风灾害脆弱区分布图,并提出针对性的区域防灾对策,为福建经济持续发展和制定台风灾害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西江水岸,出海要冲。江海区作为江门市的中心城区,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东大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越加凸显。机构改革后,在江海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江门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建设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创新消防联动机制,不断探索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新路径,在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上蹄急步稳、创新实干,为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9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此举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00.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规划环境评价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交叉视角概括了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前瞻性;提出应急避难场所是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态系统,阐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环境生态问题的方向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工业生态学、耗散结构及环境生态管理理论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程序及内容;结合焦作市龙源湖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情况,对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框架进行了现实考量。研究表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规避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时二次环境灾害产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