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两种含有不同长度疏水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四甲基溴化铵(TMAB)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实验数据表明,在同样的投加量下,CTMAB比TMAB能更有效地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与TMAB相比,投加约为泥样干质量25%的CTMAB可以释出更多污泥胞外聚合物总量,约为231mg/L;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可缩短为73s左右,离心后污泥上清液浊度降至15.9,离心后污泥含水率为73.2%;CTMAB和TMAB对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2.
木耳菌糠生物炭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处理印染废水,以废弃木耳菌糠(AG)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在350、550、750℃的温度下制备木耳菌糠生物炭(AGBC),处理含有孔雀石绿(MG)、番红花红T (ST)的有色废水.考察了不同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AGBC吸附MG、ST的影响,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性.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吸附前后的菌糠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吸附剂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逐渐减少,而比表面积和芳香化程度逐渐增加.MG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而ST的平衡吸附量呈现相反趋势.AGBC对MG、ST的吸附分别在8h和4h基本达到平衡.AGBC对MG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对ST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与AG350和AG550相比,AG750对MG和ST的吸附量更高,经Langmuir模型拟合,其对MG和ST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249.79mg/g、3353.49mg/g.吸附机理表明,AGBC对MG的吸附主要为静电引力和π-π共轭作用,对ST的吸附主要为氢键作用、π-π共轭作用以及静电引力.说明AGBC对阳离子染料具有一定的吸附潜力,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顺平县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服务顺平县水资源科学开发与管理,系统采集了县域33组岩溶水和12组孔隙水样品,综合利用Gibbs图、离子比值关系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顺平县各类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组成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评估各来源对地下水溶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孔隙水和岩溶水整体呈弱碱性,TDS变化范围分别为245.89~430.00mg·L-1和223.54~1 347.80mg·L-1;阴阳离子组分以HCO-3和Ca2+为主.研究区内地下水聚类分为PW1、PW2类孔隙水和KW1、KW2、KW3类岩溶水,PW1和KW1类为HCO3-Ca·Mg型水,PW2为HCO3·Cl-Ca·Mg型水,KW2为HCO3·NO3-Ca·Mg型水,KW3为高矿化度的SO4-Ca·Mg型水.以白云石矿物为主的碳酸盐岩风化和以钠长石、钾长石为主的硅酸盐岩矿物风化是地下水主要的...  相似文献   
44.
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采用两级物化-电解-吸附工艺对高浓度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再与低浓度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混合生化处理,总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均可达到99.9%以上,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5.
改性土壤对模拟含油废水中油的吸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高斌  王晓蓉  章敏  黄华  杨柳燕 《环境科学》2000,21(3):89-89-92
研究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甲基铵离子 ( TM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 ( HDTMA)改性的土壤 (黑土、黄棕壤、红壤 )对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 :改性土壤和未改性土壤均可吸附水中的油 ,但改性土壤对水中油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性土壤 .改性土壤吸附油能力的顺序依次为 :1 CEC- HDTMA黑土 >1 CEC-HDTMA黄棕壤 >1 CEC- HDTMA红壤 >1 CEC-TMA黑土 >1 CEC-TMA黄棕壤 >1 CEC- TMA红壤 .未改性土壤和 HDTMA改性土壤对油的吸附通过分配来进行 ,吸附等温线可由 Henry方程表示 ,得出 logKSOM为 2.69,logKHDTMA为 3.35;TMA改性土壤对油的吸附符合 Langmuir方程 ,其对油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 1150 mg/kg( TMA黑土 ) ,751 mg/kg( TMA黄棕壤 ) ,172 mg/kg( TMA红壤 )  相似文献   
46.
新型絮凝剂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乙二胺为交联剂,制备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乙二胺加入量、反应温度、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的摩尔比、聚合时间等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利用电子透射电镜(TEM)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聚合物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的摩尔比为1.5:1,乙二胺加入量为3%时,聚合物的粘度和阳离子度最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架桥和电中和作用,对染料废水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47.
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乙烯基吡啶(2-VP)为共聚单体合成了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2VP),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w(2-VP)为1.0%、w(DAC)为30%、活性污泥pH为5、P(AM-DAC-2VP)加入量为25mg/L时,P(AM-DAC-2VP)对本实验的活性污泥絮凝能力最强,上清液透光率为92.1%;P(AM-DAC-2VP)比同条件下制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8.
选择了6种水体中常见的阳离子(Na^+、Mg^2+、Ca^2+、Al^3+、Cu^2+、Ni^2+),分别考查了其对TiO2薄膜光催化还原Cr(Ⅵ)的影响;从光吸收、无机离子本身的性质对光生电子的捕获及传递等讨论了上述离子影响TiO2薄膜光催化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其不能捕获光生电子,Na^+、Mg^2+、Ca^2+本身对TiO2薄膜光催化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影响不大;Al^3+吸引电子能力较强,成为光生电子和Cr(Ⅵ)之间的桥梁,促进了Cr(Ⅵ)的还原;浓度为1 mmmol/L时,Cu^2+显著地促进了Cr(Ⅵ)的光催化还原,其主要原因是Cu^2+捕获光生电子的能力很强,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浓度大于10 mmol/L时,Cu^2+形成单质Cu以及对紫外光的吸收都使促进作用降低;Ni^2+未充满的d轨道具有获得并传递光生电子的能力,也促进了Cr(Ⅵ)的还原;在浓度同为1mmol/L时,对Cr(Ⅵ)光催化还原的促进作用依次为:Cu^2+〉Al^3+〉Ni^2+〉Na^+、Ca^2+、Mg^2+。  相似文献   
49.
阳离子染料废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特点,以及近年来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并对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阳离子废水处理技术正朝着各种工艺优化组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0.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浓度硫酸钠的含铬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方法,其步骤是:(1)将工业生产中的含铬废水先进行过滤,去除废水中的不溶物;(2)将滤液在结晶池中结晶,分离出废水中的硫酸钠;(3)再将滤液分别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对其中有用成分进行吸附;(4)待吸附饱和后,用脱附剂对离子交换柱再生;(5)脱附下来的高浓度脱附液可用于上游生产工段,低浓度脱附液用于配置下一批脱附剂循环套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